学术投稿

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观察

施晓萍

关键词:磨牙龋齿, 口腔综合保健, 龋齿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预防龋齿需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龋齿治疗与预防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刷牙时间和龋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刷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3.33%,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磨牙龋齿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刷牙时间,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该院接收的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到院诊断治疗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采取等分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基础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表现缓解情况实施观察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77.8%,二者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症状表现和体征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吕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褥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妇科收治的36例产褥感染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产褥感染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结论:产褥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和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医疗费用,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郑丹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使用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共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ESD术中采用Hook刀+IT刀;观察组患者在ESD术中采用Dual刀,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Dual刀进行手术后,其手术创面愈合情况总有效患者达30人,总有效率达93.8%,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其有效共19人,总有效率为59.3%,两组器械刀使用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时,使用Dual刀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钱龄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法律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不良事件是精神科护理普遍问题,也是引起医患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从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医院必须深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以法律管理角度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案,避免护理风险引起的法律纠纷、医患纠纷.结合护理不良事件,本文总结了法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

    作者:代渊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超在闭合性肝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诊断闭合性肝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的差距,判断闭合性肝脾破裂实施B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使用B超对闭合性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检查、诊断,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B超诊断肝破裂率为100% (46例)、脾破裂率(34例)为100%,表明B超对闭合性肝脾破裂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闭合性肝脾破裂病症患者采用B超展开判断,具有科学有效、准确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彩超影像的差异化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彩超影像下的区别.方法:选择门诊部2013年4月至2015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彩超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标(RI)明显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子宫腺肌病经彩超检查显示周边血流信号少,子宫肌瘤为周围环绕血流.结论:彩超可考虑用作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疾病诊断,两组疾病彩超影像有所差别,主要表现在血液流变学的差异,可对两组疾病进行有效鉴别.

    作者:石雪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卒中康复干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干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来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康复干预,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康复干预之后,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较好,病人的恢复情况较为好,康复干预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治疗护理的效果比较好,而且患者的恢复治愈情况更好,比较符合现代的医疗理念和其要求.结论:康复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卞建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治疗智牙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下颌智牙冠周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碘甘油和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王思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儿童区域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需要进行四肢、腹部手术的3~ 14岁患儿86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氯胺酮来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观察中,两组患者的术中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术毕唤醒时间、术后烦躁、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组件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状况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44 6;P >0.05).结论: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在治疗中所需的唤醒时间较少,并且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飞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原发性胃恶性肿瘤病理诊断进展

    目的:对早期胃癌进行病理诊断,提高胃癌检出率,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使患者长期带瘤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更好.方法:选取56例疑似胃癌的患者,首先在不进行病理诊断的状况下检测胃癌的患病率,然后再统计进行内窥镜获得病理诊断检测出胃癌的患病率,对确诊者进行病史研究和长期随访,观测其随访期间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结果:56例患者中确诊为胃癌的有23人,在不行病理诊断时诊断为胃癌的有4人,行病理诊断后确诊者有17人.结论:早期进行病理诊断可以提高可疑病例的诊断检出率,可指导进行早期微创切除,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术后活检对于监测癌症复发有一定价值.

    作者:彭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相配合医治早产胎膜出现早破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2~11月期间早产胎膜出现早破的48例患者实行研究,并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选择硫酸镁对患者实行医治,研究组则选择盐酸托利君和硫酸镁相配合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医治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不仅在总体有效率上比对照组高(P<0.05),且医治、孕龄延长与宫缩抑制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但两组不良反应相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胎膜出现早破的患者选择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配合医治,不但医治效果良好,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所用分诊评估时间和心电图使用时间和抢救时间都比对照组短,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效果,使患者抢救成功.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综合护理方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疼痛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中晚期的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镇痛处理与护理,不作特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对比对照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4%治疗组的满意度为96.7%.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缓解了患者疼痛程度,达到佳镇痛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260例病因和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46.3%的患者是由于胆道疾病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有29.2%的患者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理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有15.4%的患者是由于高血脂症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其他一些患者的是其他因素所导致发病的.重症胰腺炎与轻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97.9%.结论: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为患者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在对患者的病因做出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玉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体化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肖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薰洗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薰洗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外科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肿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水肿消失时间为(3.5±0.5)d,明显快于对照组(7.5±1.5)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5±5.5)d,明显快于对照组(22±6)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抗菌、抗炎、消肿、抗血栓形成和麻醉的作用,兼具治疗总有效率高、水肿消失快、创面愈合快等特征,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拔针后应用PE医用胶布加压止血的研究

    目的:减少按压时间,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及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随机选择患者,对于表浅动静脉拔针时或患者输液或抽血结束后,准备一条5~8 cm PE膜弹力透气医用胶布,然后将一根无菌棉签上的棉球放置胶布的中心,将患者头皮针处的胶布全部揭下,这时将准备好的胶布两端向两头轻拉,然后将棉球对上针眼处,胶布按压牢固(注意不要将胶布粘贴住针柄,要将胶布完全粘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由于拉力作用,起到加压的作用),然后一手按压棉球处,另一手将拿住针柄将针拔出,按压5 s后松开,再观察5 s后棉球处无出血,即可放心离去.通过应用PE膜弹力透气医用胶布覆盖棉球给予加压止血,观察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临床共研究74例,失败6例,成功率为92%.结论:通过对表浅动静脉拔针后应用PE膜弹力透明医用胶布加压止血的研究,可有效的减少按压时间,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及保障患者安全,可在全院推广.

    作者:关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务人员锐器伤与职业培训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与职业培训的关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该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通过职业培训医务人员和未经过职业培训医务人员,其发生锐器伤几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医务人员有接受锐器伤职业培训其发生锐器伤比率,显著性小于未接受过锐器伤职业培训的医务人员(P<0.05).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与其是否参与过锐器伤职业培训关联性极强,因此,医院管理阶层应高度重视锐器伤职业培训工作,尽可能减少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降低其发生几率.

    作者:段维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时机的选择

    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来,我们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些经验,总结如下: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尤为重要,许多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了解程度还是以为药物是有效的.我们接诊的突发性耳聋病人多在2 w以上,甚至有一些是在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用过很多的西药、中药、针灸等治疗不见效果后才选择了高压氧治疗,但经几个疗程治疗后不见好转,终丧失了信心,我们更为患者感到惋惜.因为在1 w内内耳由可逆向不可逆移行的临界线,病程长,毛细胞听神经末梢缺氧时间太长造成变性、坏死.即使加强氧的供应也无济于事,因此突发性耳聋病人应接急症处理,不失时机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常见的病理改变为螺旋器萎缩,听毛细胞减少,外淋巴间隙渗出,造成内耳缺血缺氧,有氧代谢减弱,引起毛细胞变性,听力衰退,而高压氧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状态.其机理为:

    作者:姜莲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对口腔内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与研究

    目的: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口腔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口腔内科门诊是医院门诊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且患者构成较为复杂,因此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及治疗质量均具有较大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该文针对口腔内科门诊诊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控制其医院感染,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赖淑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