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观察

施晓萍

关键词:磨牙龋齿, 口腔综合保健, 龋齿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预防龋齿需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龋齿治疗与预防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刷牙时间和龋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刷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3.33%,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磨牙龋齿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刷牙时间,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病在学校中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学校扩招的发展,各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频发,近年来学校中的传染病时有发生,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会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学校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周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随着该国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力度加大,人性化护理也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实施之前,患者会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心理是由于外界和自身因素共同引起的.焦虑心理对于术前的患者来说,会造成一些问题及影响,而这种问题及影响通常是有害而无利的,因此就要求在患者术前进行人性化的护理.该文就主要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给该国医疗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可以给手术患者带来一些福音.

    作者:何林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初评

    目的:探讨分析深度镇静麻醉下实施腹腔内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把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到该院实施腹腔内镜检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组病例数分别为43例,A组采取深度镇静麻醉,B组未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和退镜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所存差异不明显(P>0.05);和检查前对比,A组未发生显著改变,B组血氧饱和度为发生显著改变,心率和血压明显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期间A组并发生发生率为11.6%,B组并发生率为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镇静麻醉下实施腹腔内镜检查,安全且有效,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病例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例数均为30例,循证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再发生率.结果:和常规组相比较,循证组患者满意度度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比较高,住院时间短,同时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低,2组数据比较差异大(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预防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可提高其满意度,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作者:孙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56例对照组和56例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均显著降低,DBP、SBP、LVEF和FS明显升高;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许道宽;赵谦;张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任务研究

    目的:在新时代下,突发类型的公共卫生事件形式日益严峻.就公共卫生体系而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其核心组成元素,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顺应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客观需求,不断推动疾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因此,该文作者对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任务予以了探讨.

    作者:肖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选取该国山东,江苏,宁夏,黑龙江四个省,从四个省中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随机抽取6个县,每个县从中抽取3个村,共18个村,选择18岁及以上者一共13 225人,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全部回收,分析数据,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6.21%,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7%.结论:经济条件越高、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对乙肝认知程度越高接种率越高,农民、打工等无正式工作者接种率较低,医疗水平越低地区接种率越低.

    作者:万家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探索优质、高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提高哮喘患者自护能力及其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降低,治疗依从性及自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都明显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减少.

    作者:陈荣;魏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病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中PGF2α浓度变化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药物渗透性,且药物副作用与西药相比较小,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7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的发生、发展的特点,探讨ADR发生的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77例ADR报告中≤10岁共计92例(52%),21 ~40岁女性61例(35%);抗菌药物91例(52%),中成药54例(31%);静脉给药150例(85%);主要ADR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7例(77%).结论:发生ADR的因素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等,因此需要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和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贾玉娥;石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临床尿常规检验的患者共8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尿液标本采集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00例患者,对照组4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工方法实施具体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化学分析仪实施具体检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采集标本,对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组间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研究意义,之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采集过程了解到,采集操作手法、运送及保管等检验过程是影响尿检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为临床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患者的准备工作、尿液标本的采集情况及检验操作的操作手法、运送和保管都会对尿常规检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加强重视,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时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中抽取80例,均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全部行腹部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80例患者经腹部超声诊断出子宫内膜病变者共70例,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子宫黏膜下肌瘤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0%,子宫内膜增生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5%,子宫内膜癌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1%,急性子宫内膜炎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病变的腹部超声图像特征比较明显,便于诊断与鉴别,因此,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益气养阴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90名,再随机将这90名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类药物治疗气阴两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好,临床上明确辨证后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俞琪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形象的提升

    护理形象是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是提高现代护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护理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护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综合效应的整体形象,是护士综合素质与修养的反应.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放射肿瘤医学科技的发展及展望

    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威胁,因此在当前放射肿瘤医学技术方面,重视对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同时良好的运用影响技术诊断病情,采用近距离治疗方法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操作以提升精密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而终提醒和呼吁人们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疾病的发生.

    作者:田锐子;康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合理膳食在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中的作用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压力、高紧张、高负荷的职业,在目前医疗状况下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堪忧,通过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希望能以合理的膳食途径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但是要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合理的膳食只是主要途轻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合理的膳食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作者:魏薇;刘妍;任玉茹;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如何有效预防急诊科护理医疗纠纷发生的点滴谈

    目的: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院作为一个矛盾和纠纷的多发地被推向风口浪尖,急诊科室的工作量大、难度较高,更是出现护患纠纷的敏感地带.该文首先分析急诊护理纠纷中存在的隐患,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与急诊医疗护理的特性,探讨预防急诊科护理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淑娟;王景奎;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给药方式的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得出更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统计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共计92例.将所有患儿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疾病康复情况,得出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6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平均好转时间为(3.82±0.22)d、平均氧疗时间为(2.08±0.33)d、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0.39±1.73)d,治疗效果显效11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观察组46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平均好转时间为(2.52±0.35)d、平均氧疗时间为(1.32±0.23)d、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7.64±1.19)d,治疗效果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两组患儿平均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之间数值对比,(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采用盐酸氨溴索行雾化治疗方式的综合效果要明显优于注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知柏地黄丸结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使用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治疗的10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2例.给予常规组使用甘草锌胶囊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治疗组使用知柏地黄丸结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1.1%.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知柏地黄丸结合复方丹参片运用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张校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