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琼;欧阳培英
目的:了解来宾市5类直接食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对可能发生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0-2010)和《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之七“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来宾市的盒饭、果蔬饮料、熟肉制品、糕点、凉拌菜这五种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分析各种食品的阳性率.结果:152份5类直接食用食品中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阳性率5.92%.其中盒饭的阳性率6.81%;果蔬汁饮料阳性率4.88%;熟肉制品阳性率6.67%;糕点阳性率0.00;凉拌菜阳性率10.5%.结论:来宾市市场售卖的直接食用的食品存在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黎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于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和经阴道内镜进行手术诊治宫外孕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方法:使用回顾性方法对80位患有宫外孕病人进行诊治,分成保守组以及实验组,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伤口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保守组,其输卵管畅通率以及宫内妊娠率大于保守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阴道内镜进行手术诊治宫外孕效果明显好于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方式,并且有手术伤害性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使用.
作者:丁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观察超声在肝脾创伤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脾创伤患者共计68例,时所有患者一并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手术对检查结果进行验证,得出肝脾创伤诊断应用超声的准确率,从而得出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68例肝脾创伤患者中,根据手术结果得知所有患者均属于肝脾创伤类型,其中有63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其余5例超声结果未能确诊,该研究结果得出应用超声进行肝脾创伤诊断的准确率为92.65%.按照超声图像的分类来看,分型为1型的有16例,占25.40%,分型为2型的有15例,占23.81%,分型为3型的有27例,占42.86%.结果显示超声结果为3型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和2型,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脾创伤的临床诊断,采用超声显像方式具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操作简单,因此具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吉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手外伤患者工伤职业康复早期介入效果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分为A、B两组进行职业康复,进行康复前后,功能性能力评估比较;就业意愿评估比较;视觉类比标度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手外伤患者早期介入职业康复,能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就业意愿,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为国家大量减少医疗开支,为企业解决经济及劳动力的负担.
作者:刘磊;丛德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影响术后恢复因素.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282例.直肠癌10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6).1年后对323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到1年生存率为83.7%,相关因素分析了解到,患者年龄、肠壁浸润深度、腹腔与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病理分期、患者治疗方法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都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而其中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期于腹腔远处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因素.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与患者腹腔、远传转移、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联系.
作者:徐有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肖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该院接受疾病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老年患者均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异丙酚复合麻醉,实验组患者采取七氟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拔管、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取七氟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患者术后疾病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传统PICC置管体位首选平卧位,其次坐位,不推荐30°的半卧位,临床中有许多因疾病的原因不能平卧或者不能长时间坐位并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半卧位置管尤为重要.近期我科成功为8位30°半卧位患者以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认为30°半卧位置入PICC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刘和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学校扩招的发展,各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频发,近年来学校中的传染病时有发生,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会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学校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周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比较.方法:研究对象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98例哮喘病人,将其随机分组.两组均施行对症支持和处理,Ⅰ组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Ⅱ组用药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疗效、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Ⅱ组病人治疗效果、FEV1、PEF、症状评分均跟Ⅰ组接近,组间进行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从安全性看,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配合茶碱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均有一定作用,但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安全性更高,可结合病人情况选择.
作者:凤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收治的丙型肝炎病患者情况进行血清学分型研究,评价丙肝病毒(HVC)血清分型在医院临床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取来医院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100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来检测待检血清的特异性抗体,对这100份血清进行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检测出有特异性反应的血清96份,血清学分型检测率达到96%,其中1型54例,2型32例,1和2混合型10例.结论:HVC血清分型方法有非常高的分型率(这96%),能够有效的检测出丙肝病毒血清型,该分型方法适用于医院临床检测.
作者:王黎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的发生、发展的特点,探讨ADR发生的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77例ADR报告中≤10岁共计92例(52%),21 ~40岁女性61例(35%);抗菌药物91例(52%),中成药54例(31%);静脉给药150例(85%);主要ADR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7例(77%).结论:发生ADR的因素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等,因此需要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和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贾玉娥;石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于该院治疗的帕金森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zung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zung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缓解患者的病程进展,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形成根尖屏障在口腔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成年口腔手术患者中12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牙均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使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形成根尖屏障进行治疗.根据所有患牙的临床检查与随访1年后X线片根尖周指数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2颗患牙中,经过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根尖屏障治疗后,有11(91.67)颗恰填,1(8.33)颗轻度超充;随访1年后,12颗患牙中,治愈10(83.33)颗、好转1(8.33)颗、无效1(8.33)颗.结论: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形成根尖屏障在口腔手术中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代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患有口腔溃疡病症的患者进行临床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疗效情况评价.方法:收集因口腔溃疡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210例,随机平均划分为三个组别,对观察组、对照组,以及常规组分别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康复新液、复方氯乙定含漱液进行病症干预.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证实,使用临床药物进行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症干预,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以此实现临床替代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高患率,分析其相关因素,以采取应用抗生素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行普外科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6.88%,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63%(2例),7.21%(15例),13.89%(5例);性别、急诊、高血糖、切口类型、切口长度、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1);二、三联给药病人切口感染发生率(11.11%)高于单独用药(2.22%),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采用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师的操作技能,开展微创手术及手术切口监护,重视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作者:樊友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46.3%的患者是由于胆道疾病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有29.2%的患者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理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有15.4%的患者是由于高血脂症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其他一些患者的是其他因素所导致发病的.重症胰腺炎与轻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97.9%.结论: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为患者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在对患者的病因做出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玉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来,我们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些经验,总结如下: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尤为重要,许多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了解程度还是以为药物是有效的.我们接诊的突发性耳聋病人多在2 w以上,甚至有一些是在几个月或一年以上,用过很多的西药、中药、针灸等治疗不见效果后才选择了高压氧治疗,但经几个疗程治疗后不见好转,终丧失了信心,我们更为患者感到惋惜.因为在1 w内内耳由可逆向不可逆移行的临界线,病程长,毛细胞听神经末梢缺氧时间太长造成变性、坏死.即使加强氧的供应也无济于事,因此突发性耳聋病人应接急症处理,不失时机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常见的病理改变为螺旋器萎缩,听毛细胞减少,外淋巴间隙渗出,造成内耳缺血缺氧,有氧代谢减弱,引起毛细胞变性,听力衰退,而高压氧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状态.其机理为:
作者:姜莲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醋酸钙及碳酸钙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诊的高磷血症需进行MHD的患者6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醋酸钙组(32例)及碳酸钙组(32例),醋酸钙组采取醋酸钙治疗,碳酸钙组采取碳酸钙治疗,比较两组的短期效果.结果:醋酸钙组治疗后56 d血磷、血钙磷乘积均低于碳酸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钙组治疗后28、56 d血磷、血钙磷乘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钙纠正高磷血症的的短期效果较碳酸钙更好,并且十分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一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将8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而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运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