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
目的:分析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四肢血管损伤56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28例入组实验组,实施急救综合护理;余28例入组对照组,实施急救常规护理.观察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有效率高,满意度高,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急救综合护理效果佳,可推广.
作者:钱刚;张昌燊;李苏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目前对肺腺癌脑转移瘤治疗前后病灶强化采用MRI影像技术进行对比,并对脑内转移灶放疗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所确诊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13例,其中脑转移灶共44个.在放疗前3~4w、放疗后3~4w及18 ~24 w,对患者采用MRI常规检测与强化检测,对患者病灶强化后增强比及时间变化进行检测,并同强化后37s状态加以对比.结果:放疗前44个病灶在37s状态时的信号强度平均上升(71±19)%,放疗后3~4w病灶信号强度平均上升(34±10)%,放疗后18 ~24w病灶信号强度平均上升(13±4)%.结论:在肺腺癌转移瘤放疗治疗中,药动力学MRI影像技术可以对放疗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临床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治疗依据.
作者:殷雪婧;徐元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检查与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成人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135人,对照组100人,对两组分别进行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检查和CRP检测.结果:病例组的WBC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WBC和CRP的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查的阳性率;大部分感染患者急性期感染可见CRP增高明显,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并对C反应的蛋白的动态检测给予重视,这样能够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解卧龙区2011至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单方阳性配偶家庭HIV阴性配偶的阳转情况.方法:对卧龙区艾滋病信息系统单阳家庭数据库进行分析,收集艾滋病病毒单阳家庭基本信息、配偶间性生活信息等,并对阴性配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了解HIV抗体阳转情况.结果:共随访观察单阳配偶643人,阴性配偶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5人,阳转率为0.78%.结论:卧龙区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仍需加强安全套的宣传及干预工作,有效预防阳转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行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该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36例高血压性脑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患者康复出院,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抢救后无效死亡,1例成为了植物人.结论:对行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精细、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双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9~2012年该院的37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患髋61例,男23例髋40例,女14例,髋21例,年龄21 ~59岁,为患者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17例优秀病例,16例良好病例,3例尚可,1例较差病例,总体优良率是89.2%.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优良率高,是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术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环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伤口给予彻底清创,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入抗银环蛇蛇毒血清,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对银环蛇咬伤的患者及时彻底清创,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给予氧气吸入,保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避免呼吸衰竭是抢救银环蛇咬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口服乳果糖加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血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该院接收的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到院诊断治疗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采取等分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基础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表现缓解情况实施观察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77.8%,二者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症状表现和体征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吕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妇科收治的36例产褥感染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产褥感染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结论:产褥感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和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医疗费用,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郑丹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感和抑郁程度都有所降低,但是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效果更佳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良好的缓解艾滋病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勇于和疾病对抗,并且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配合医生治疗,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黎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医在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为理念,借助科学手段,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与实验发展,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方法,并对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作者:潘立江;吴云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肾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5例肾损伤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均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该次所有患者术后1~5d左右血尿基本上完全消失,经过3个月~1年时间随访,2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1例患者出现腰痛,1例出现尿外渗,并没有出现复发性血尿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肾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可以大限度的维护正常肾组织不被破坏,以防受到肾脏外科手术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结合患者肾损伤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
作者:王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痊愈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敏;张金辉;罗育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直接和常规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血液细菌检测的鉴定并针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2015年血液检验科所检验出的血液阳性样本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将样本平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各个医院常用的药敏试验法对50例血液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实验组采取直接药敏试验法对该组50例血液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后对照两组血液阳性样本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血液阳性样本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两组样本革兰阳性、阴性菌的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直接药敏试验法用于检测血液细菌的检出率与各个医院常用的药敏试验法,在检出率方面差异不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接药敏试验操作简单,能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作者:孟圣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及其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接收孕期保健500例产妇作为对象,对临床保健进行调查,以评定其保健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调查结果显示,500例产妇年龄25岁以下者85例;25~29岁产妇215例;30岁以上产妇200例.其中,30 ~34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产妇及接受孕期保健的例数多于30岁以下产妇,有区别(P<0.05);35岁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产妇占比和30 ~ 35岁产妇相比,无区别(P>0.05);从妊娠期并发症上来看,30岁以上产妇妊娠期糖尿量异常率高于其余年龄段产妇,有区别(P<0.05),不同年龄段产妇妊高征、贫血、乙肝病毒感染等发生率无区别(P>0.05),且不同年龄段孕妇所生新生儿在窒息、早产儿等情况上无区别(P>0.05).结论:临床产妇孕期保健对于产妇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保障母婴生命健康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周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人临床的护理中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人61例,未成立小组前作为对照组,成立护理小组后作为研究组,探究两组间的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对糖尿病人实施糖尿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有效的控制了血糖的水平,值得临床普及与运用.
作者:赵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血糖监测仪的基本性能,以及影响患者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综合使用对照实验法和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血糖测量测量仪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对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氟化钠、饮食情况和温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的测定结果.结论:影响血糖监测仪测定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受检者是否贫血、采血前是否饮食、血液样本保存温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血糖监测仪的测定结果,需要有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
作者:张京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土源性线虫感染在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峨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筛查出的50例土源性线虫感染学龄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学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评估两组受试者认知能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认知能力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源性线虫感染严重影响学龄儿童智力及认知功能,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了较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应予以密切关注.
作者:刘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艾司洛尔静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疗法联合艾司洛尔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疗法联合异博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r=9.3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仅为(90.76±9.54)次/min,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4.33,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1.20,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率,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肖谋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