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娟;王树标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患者68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促进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护患关系,故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徐桂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实训教学,探讨其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护理学院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选学生中进行仿真实训教学,评价学生教学前后的创造力.结果:仿真实训教学后学生创造力明显优于教学前(P<0.05).结论:在护理学生中进行护理仿真实训教学可明显提升护生的创造力,改善护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徐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经胎儿口裂扫查诊断腭裂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该院接受二维超声诊断的孕产妇9000例,经口裂对胎儿硬腭和软腭进行扫查,同时经颌下三角进行相应扫查.结果:经口裂扫查腭裂检出率100%,经颌下三角扫查检出率31.3%,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腭裂分类中,仅1例Ⅰ度腭裂误诊为Ⅲ度腭裂,无漏诊情况.结论:通过胎儿口裂利用二维超声诊断胎儿腭裂,效果显著,诊断价值高.
作者:谢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次调查包括了长沙市区、望城县、浏阳、宁乡、长沙县5个区的百岁老人共216人,调查时点是2015年6月1日到8月31日,调查内容包括百岁老人的基本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长寿经验等
作者:夏苏英;杨励;程若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外科诊断分析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经外科诊断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1)转移性右下腹痛者38例、首次右下腹部痛者28例、模糊不清者12例.(2)白细胞计数为5.24×109/L至22.58×109/L,白细胞计数均值为(12.96±2.21)×109/L.其中,采取腹部X线平片检查者52例,其中检测出存在右下腹壁肠管积气者29例.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14例存在急性阑尾炎,19例存在腹腔渗液,6例存在右下腹部包块.结论:由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具典型性,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为此采取早期诊断措施非常关键;同时,需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此使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母继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根据我国当前医院的门诊访问率来看,感染科是访问率高的一门门诊科.感染科患者大多都患有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的感染性疾病,与普通疾病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该科室中,其护理人员所承担的感染风险要远远高于其它门诊科室,极易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工作风险,对此,为了降低这一风险机率的发生,本文针对感染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展开分析,并根据风险内容提出有效对策.
作者:李淑利;齐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方案治疗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实施基础内科治疗,治疗组病人实施内科治疗同时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结论:对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实施基础内科治疗方案与胺碘酮混合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吴永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转化医学是联系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双向桥梁.在肿瘤学临床实践中,转化医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阶段肿瘤临床教学对转化医学重视不足.本文以肺癌的靶向治疗发展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深入研究为例,探讨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关联及通过转化医学思维解决临床实际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方法,以期提高肿瘤教学效果.
作者:李大鹏;冯军;陈凯;陶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进行急诊处理后对治疗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到该院急诊进行处理的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40名作为研究目标.再选择未进行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40名病人进行对照.总结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急诊进行处理的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的住院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进行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的住院治疗效果.结论:对高血压诱发脑出血的病人进行及时的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治疗效果,避免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作者:崔振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妇女在妊娠时期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使得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问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极大地提高了孕产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子痫或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都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1].
作者:廖维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根据实际案例探讨对煤工尘肺诊断中肺结核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方法:煤工尘肺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诊断时间的不同而变化,1986年以前按1963年相关的尘肺X射线诊断标准,1986~2001年按《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5906-1986),2002-2009年9月按《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诊断,2009年10月份以后按《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诊断.具体诊断由多名具有尘肺诊断资质的执业医师共同完成.结果:在本研究所涉及的680例煤工尘肺肺结核患者的研究表明,煤工尘肺诊断中肺结核主要与尘肺严重程度、接尘工龄、煤工工种及年龄等因素有关,尘肺合并肺结核时,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单纯尘肺,分析结果表明肺结核恶化是煤工死亡的主因,同时尘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无显著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而煤工尘肺合并结核后的病情进展快,使得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肺结核是煤工尘肺的主要合并症,在煤工尘肺的诊断中至关重要,确诊煤工尘肺患者是否合并肺结核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十分重要.此外要注意对于尘肺结核的防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居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科急腹症病患10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阴道组各53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经腹超声检查方式,对阴道组病患应用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组病患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病患应用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可获取较好效果,提升临床疾病诊断符合率.
作者:刘桂华;庞日明;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成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性败血症继发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少见,国内报道较少,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原菌的培养.现作者报道一例血液及脑脊液均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并经神经内科积极治疗治愈出院的案例.
作者:付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加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氧氟沙星组和环丙沙星组各30例,评价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加替沙星组痊愈26例,优于其他3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氧氟沙星组和环丙沙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用药过程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和毒性反应,未见结膜改变,瞳孔反射正常.结论:加替沙星针对细菌性角膜炎可收获更好的疗效,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扩大了抗菌谱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角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中.
作者:包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小鼠40只进行心衰模型复制,心衰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多糖组、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及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每组10只,未经干预的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治疗干预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模型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进行对比,黄芪多糖组的核因子-κB水平明显降低,补体片段C3 c水平明显较高(P<0.05);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疫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而补体片段C3 c水平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药黄芪多糖联合西药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但提高补体片段C3 c水平.
作者:柴连海;郑全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的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1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8.75%;对比两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组的改善有效率是87.50%,对照组的改善有效率是7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中使用常规治疗结合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有效率高,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明显,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溶栓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接受溶栓治疗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溶栓再通后择期PCI患者为观察组,另52例未行PCI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P<0.05).结论:STEMI溶栓后择期PCI能够降低MACE发生风险、改善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亚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各54例,同期选取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各54例,对患者的冠脉病变炎症程度进行分析,并与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炎症三支和双支的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支(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患者的冠脉病变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崔晓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了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数据有所变化,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数据较治疗前变化非常明显,二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该药物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逸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CU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ICU病房住院患者送检各类临床标本564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展开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在564份临床标本中,共计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02株,多重耐药菌株占93.14%,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较广的耐药性,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结论:临床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为多重耐药菌所致,耐药性较强,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开展药敏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改善抗菌治疗效果,降低耐药率.
作者:周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