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频通气失败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钟锦涛

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治疗, 常频通气治疗, 持续肺动脉高压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常频通气失败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具体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之间收治的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之后失败的新生儿22例,并且在治疗失败之后改为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方式,对于患儿pH值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频震荡通气治疗之前,所有患儿的各项指标均出现异常现象,高频震荡通气治疗之后,患儿的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动脉血液中的PH值也恢复了正常状态,在患儿接受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前以及治疗之后的4、12、24、48 h的时间点上患儿身体情况均有所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患儿临床资料的调查能够看出,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情不具有显著效果,经过高频震荡通气治疗之后,患儿身体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且相对常频通气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胃镜的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8月接受无痛胃镜的300例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了有效的全程护理.结果:本组3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优质的全程护理保证了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祁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了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数据有所变化,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数据较治疗前变化非常明显,二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该药物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逸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尿联合检测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血尿标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检测对妇科相关疾病的诊断的意义,以及尿hCG试验中将标本2倍稀释后检测的意义的研究.方法:我实验室收集了206份患者,联合检测血尿hCG测定,其中血hCG按需要做动态每3日监测,尿hCG做原浓度和2倍稀释浓度的联合检测,以观察结果.结果:血hCG应每3天监测一次,尿hCG操作时应原倍和2倍稀释同时操作,这种操作的结果更好的为临床诊疗做出依据.结论:血hCG动态指标的监测对正常妊娠与异位妊娠及流产及某些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有诊断意义.尿hCG操作时同时做原倍和2倍稀释样本意义更大.

    作者:钟华;朱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儿童重症肺炎患者200例,对其进行病原菌的定量培养以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结果:200例患者中,共培养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共1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肺炎链球菌30株,溶血葡萄球菌22株.革兰阴性菌6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流感嗜血杆菌11株.病毒40株.对以上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超过70%的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红霉素及氨曲南,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超过70%的分别为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以及头孢噻肟.结论:儿童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因为细菌感染,其耐药性较严重,掌握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对于临床指导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聂海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减压护理过程中,评价应用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应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38/4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5.0%,30/40),差异显著(P<0.01).且应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的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减压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临床指标,提升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

    作者:邓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采用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74.5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参数(ESR、FB、HCT、NBL、NBH)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副作用.

    作者:郭树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婴儿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2.1.1~2014.12.31收治的48例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就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及冠脉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小婴儿川崎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比例2.7:1,6月以内小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病率较高(占75%).(2)28例典型川崎病诊断前发热时间(7±2.1)d,口唇龟裂100%,球结膜充血100%,皮疹占78.6%,颈部淋巴结肿大占89.3%,肢端肿胀占92.9%,杨梅舌100%,卡疤红肿占53.6%.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确诊前发热时间(8±2.4)d,口唇龟裂占75%,球结膜充血占60%,皮疹占50%,颈部淋巴结肿大占30%,肢端肿胀占65%,杨梅舌80%,卡疤红肿占55%.(3)28例典型川崎病确诊前中性粒细胞数增高的占100%,血小板增高占64.3%,CRP增高100%,血沉增高100%,冠脉损害发生率18%,小便常规异常占35.7%,肝功损害占28.6%.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确诊前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占90%,血小板增高占40%,CRP增高占60%,血沉增高50%,冠脉损害发生率40%,小便常规异常占25%,肝功损害5例,占25%.(4)小婴儿川崎病对IVIG 2 g/kg治疗效果较好,单次有效率91.5%.(5)小婴儿川崎病冠脉损害发生率较高,在住院期间诊断冠脉受损15例,占31.25%.结论: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男性多余女性,不完全性者较多,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对静脉丙球2 g/kg·次治疗效果较好,发生冠脉损害几率较1岁以上儿童川崎病高.

    作者:谢伦燕;石明芳;罗菊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护理,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具体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优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研究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控患者临床病情,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苑九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诊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止血.记录两组患者24 h出血情况、手术时间、留置物时间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均得到一定缓解.在对患者手术时间以及留置填塞物进行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填塞物数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水囊压迫止血与纱布填塞止血有着同样的效果.此外,水囊压迫止血还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留置物时间,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林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后勤社会化促进医院人力资源优化的实践分析

    医院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实现后勤社会化,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减少服务成本.目前还未形成特定的改革模式,需要医院自身进行多样化探索,才能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为医院的发展提高有效保障.

    作者:刘亚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实习医生带教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习医生的带教心得体会.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0名实习医生为观察组,以问题教学法带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0名实习医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的评判性思维以及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程度等各方面的评判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教学法能够促进神经外科实习医生的评判性思维形成,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生化分析在当前的临床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它能够为诊断与治疗提供非常具有价值的辅助参考信息,是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东芝TBA-120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它在操作和使用上具有方便、快捷以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可有效服务于医院临床工作的开展,但在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过程当中,为了全面确保其检测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如何做好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质量控制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生化分析的检测质量起到确保作用,促进临床工作发展.

    作者:杨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且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孙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政策导向对中医药博物馆发展的影响—以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为例

    目的:中医药博物馆是传承中国古老医学-中医学的神圣殿堂,现今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其中,学习中医文化,使得科学普及到每位群众.如何正确引导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惠及民生,政策引导成为关键.积极的政策有利于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并且可以大踏步向前飞速前行,现以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为例,基于政策导向对中医药博物馆的引导,提出几点政策引导措施.

    作者:王飞飞;史明忠;赵天一;赵宏岩;张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

    本文关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现状,以及其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为日后提高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下得到显著发展,但是医院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风险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着重研究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作者:师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管齐下解决留置胃管难题

    目的:分析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置入胃管洗胃,观察组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胃管洗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5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平均插管时间分别为(94.57±20.64)s、(241.28±30.14)s,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气管导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文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恢复期的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患有脑梗死处于恢复期的病人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案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接受治疗处于脑梗死恢复期的病人6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0名处于恢复期的脑梗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对剩余病人使用普通护理进行对比,治疗完成后总结分析两组处于恢复期脑梗病人康复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论:对患有脑梗死且处于恢复的病人,应实施适当合理的康复训练,来提高今后生活的能力,改善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芝;杨忠坤;汪学波;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胸腺肽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胸腺肽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通过病理学诊断得到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取胸腺肽联合化疗,对照组采取单独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上升率56.52%与对照组30.43%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各个指标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两组均无严重毒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血液毒性反应.结论:胸腺肽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张善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加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氧氟沙星组和环丙沙星组各30例,评价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加替沙星组痊愈26例,优于其他3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氧氟沙星组和环丙沙星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用药过程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和毒性反应,未见结膜改变,瞳孔反射正常.结论:加替沙星针对细菌性角膜炎可收获更好的疗效,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扩大了抗菌谱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角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中.

    作者:包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就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200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血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吲哚美辛栓+止血芳酸片,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