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辉
医院的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是通过运用先进、科学的收集和管理办法,有效对医院的档案进行管理来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信息.本文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医院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内容,二是医院档案收集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解决当前医院档案收集和管理问题的措施,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一点建议.
作者:吴建国;刘亚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xx院门诊换药室护士4例,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区段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4.51%,显著高于对照组(79.33,P<0.05);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04%,显著低于对照组(13.40%,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门诊换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映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有效改善胆结石患者呕吐、嗳气等症状,临床观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90例经诊断为胆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开腹组行手术刀开腹切除胆囊,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对胆囊进行切除,观查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统计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病患恢复状况.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耗时、术后排气、出血量、住院用时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腹腔镜组仅有8.9%,常规组高达22.2%,腹腔镜组较常规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临床对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时采用腹腔镜,不仅术后并发症少同时手术耗时少、出血量少、患者恢复用时短,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美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62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给予患者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该院接诊的62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单纯炎琥宁静脉滴注,设为对照组,两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效高,可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云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方法:以该地区2004~2014年发现的14例麻风病新发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防治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结果:影响患者防治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干预措施,矫治患者畸残情况,恢复受损器官功能,其心理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提高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代兴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习医生的带教心得体会.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0名实习医生为观察组,以问题教学法带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0名实习医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的评判性思维以及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程度等各方面的评判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教学法能够促进神经外科实习医生的评判性思维形成,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及评估中药应用于抗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盆腔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0.00%,复发率分别为2.22%和17.78%,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抗炎治疗中,加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
作者:朱立云;吴小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文化理念教育,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上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能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
作者:文爱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分别占据10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传统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82.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患者血压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林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了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数据有所变化,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数据较治疗前变化非常明显,二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该药物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逸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58例,占比98.30%.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38例,占比64.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干预效果明显,可以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脑卒中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效果不错.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有效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早期病症进行辨别诊断,探究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对患者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病患,分为PCT组与CRP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PCT组抽取病患静脉血对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测,CRP组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各组阳性标准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在阳性标准下PCT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组(P<0.05);两种方式诊断准确度比较,PCT组检测准确度为88.9%,CRP组仅为73.3%,PCT组较CRP组检测准确度高(P<0.05).结论:临床运用PCT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有效判别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何一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静脉溶栓运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的病死率和再通率进行对比.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再通率明显较高,并且病死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静脉溶栓运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能够提高再通率,使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溶栓
作者:朱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根据实际案例探讨对煤工尘肺诊断中肺结核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方法:煤工尘肺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诊断时间的不同而变化,1986年以前按1963年相关的尘肺X射线诊断标准,1986~2001年按《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5906-1986),2002-2009年9月按《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诊断,2009年10月份以后按《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诊断.具体诊断由多名具有尘肺诊断资质的执业医师共同完成.结果:在本研究所涉及的680例煤工尘肺肺结核患者的研究表明,煤工尘肺诊断中肺结核主要与尘肺严重程度、接尘工龄、煤工工种及年龄等因素有关,尘肺合并肺结核时,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单纯尘肺,分析结果表明肺结核恶化是煤工死亡的主因,同时尘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无显著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而煤工尘肺合并结核后的病情进展快,使得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肺结核是煤工尘肺的主要合并症,在煤工尘肺的诊断中至关重要,确诊煤工尘肺患者是否合并肺结核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十分重要.此外要注意对于尘肺结核的防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居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初次行PCI手术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非靶向病变情况分为进展组、无进展组,测定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及Lp-PLA2活性.结果:无进展组的CHD水平(3.48±0.64)mm-Hg/L,明显低于进展组的[(4.67±0.17)mmHg/L,P<0.05].无进展组的Hs-CRP水平、Lp-PLA2活性水平明显低于进展组(P<0.05).结论:非靶向病变无进展组的Lp-PLA2活性较高,Lp-PLA2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因素.
作者:颜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强化饮食和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强化饮食和运动疗法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出现明显改善(P<0.05).结论:强化饮食、运动疗法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并分析蒙山县2013年~2015年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梅毒、艾滋病(HIV)以及丙型肝炎(HCV)的感染状况,为梅毒、艾滋病以及丙型肝炎的防控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3~2015年,选取在蒙山县性病门诊就诊的2250例就诊者进行研究,每年750例,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梅毒、HIV、HCV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结果:2013~2015年蒙山县性病门诊的梅毒感染率为1.16%,HIV感染率为0.84%,HCV感染率为0.71%,其中男性的HCV感染率较女性明显更高(P<0.05),男性和女性的梅毒、HIV感染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2013~2015年蒙山县性病门诊的梅毒、HIV、HCV感染率总体较高,临床上还应加强对性病门诊梅毒、HIV、HCV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上报的240例关于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报告,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比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共发生567例次,对照组共发生212例次,两组前3位不良反应类型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治愈率及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所占比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莫西林相比,临床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效显著.
作者:蒋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5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手术室护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3%,对照组为9.2%,两组切口感染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手术护理相比,能够有效的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闫海波;张梅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