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在抗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评估

朱立云;吴小仙

关键词:中药, 抗炎治疗, 盆腔炎
摘要:目的:观察及评估中药应用于抗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盆腔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0.00%,复发率分别为2.22%和17.78%,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抗炎治疗中,加以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情复发.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评析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护理干预的施行价值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4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郑静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为3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68.88%.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手术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婴儿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2.1.1~2014.12.31收治的48例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就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及冠脉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小婴儿川崎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比例2.7:1,6月以内小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病率较高(占75%).(2)28例典型川崎病诊断前发热时间(7±2.1)d,口唇龟裂100%,球结膜充血100%,皮疹占78.6%,颈部淋巴结肿大占89.3%,肢端肿胀占92.9%,杨梅舌100%,卡疤红肿占53.6%.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确诊前发热时间(8±2.4)d,口唇龟裂占75%,球结膜充血占60%,皮疹占50%,颈部淋巴结肿大占30%,肢端肿胀占65%,杨梅舌80%,卡疤红肿占55%.(3)28例典型川崎病确诊前中性粒细胞数增高的占100%,血小板增高占64.3%,CRP增高100%,血沉增高100%,冠脉损害发生率18%,小便常规异常占35.7%,肝功损害占28.6%.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确诊前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占90%,血小板增高占40%,CRP增高占60%,血沉增高50%,冠脉损害发生率40%,小便常规异常占25%,肝功损害5例,占25%.(4)小婴儿川崎病对IVIG 2 g/kg治疗效果较好,单次有效率91.5%.(5)小婴儿川崎病冠脉损害发生率较高,在住院期间诊断冠脉受损15例,占31.25%.结论: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男性多余女性,不完全性者较多,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对静脉丙球2 g/kg·次治疗效果较好,发生冠脉损害几率较1岁以上儿童川崎病高.

    作者:谢伦燕;石明芳;罗菊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断脐后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断脐后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5年4~12月在该院进行剖宫产术的孕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时均不给予注射抗菌药物,在术后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观察组孕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当新生儿娩出断脐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后腹部切口的情况、体温变化情况及剖宫产手术术后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断脐后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碧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论新时期如何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目的:通过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思想觉悟水平,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造人民群众满意医院.方法: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中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模仿作用,制定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以尊重人,信任人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结果:职工精神面貌和单位院容院貌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病人满意度直线上升,今年顺利通过四化单位检查并勇夺本地区第一名.结论:调动职工内在的积极性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本的方法.

    作者:周兴超;付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结果:72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与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死亡6例.其中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2例,心律失常1例,有效抢救率92.31%,死亡患者由于未能及时进行溶解血栓治疗,从而导致死亡.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与判断,尽早实施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测,做到早发现与早治疗,以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李战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所接收的82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明显比参照组(73.2%)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后的NIHSS评分而言,研究组患者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比参照组(12.2%)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耳鼻喉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接收治疗的35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后,35例患者0级19例(54.29%)、1级11例(31.43%)、2级5例(14.29%).结论: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外科诊断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外科诊断分析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经外科诊断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1)转移性右下腹痛者38例、首次右下腹部痛者28例、模糊不清者12例.(2)白细胞计数为5.24×109/L至22.58×109/L,白细胞计数均值为(12.96±2.21)×109/L.其中,采取腹部X线平片检查者52例,其中检测出存在右下腹壁肠管积气者29例.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14例存在急性阑尾炎,19例存在腹腔渗液,6例存在右下腹部包块.结论:由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具典型性,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为此采取早期诊断措施非常关键;同时,需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此使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母继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的肠梗阻缓解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肠梗阻时加用生长抑素,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肠梗阻缓解率,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少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校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防治策略

    目的:分析探讨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防治策略.方法:对该市某高校2013~2015级入学新生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级,我市该高校入校新生共计11235人接受体检,HBsAg阳性率为3.21%(361/11235),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农村明显高于城市(P<0.05).结论:我市该高校新生存在乙肝感染的潜在危险,为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可采取综合新的防治措施.

    作者:罗燕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抢救结果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的抢救上可以显著起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仉玉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68例胸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常规组为83例,护理组为85例,常规护理组在护理的过程中接受的是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服务,而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接受心理护理.结果:在经过心理护理和干预之后心理护理组的SDS和SAS量表评分要比常规护理组的评分低,QOL评分要比常规护理组更高.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十分有效缓解外壳住院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作者:孙晓光;王福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生化分析在当前的临床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它能够为诊断与治疗提供非常具有价值的辅助参考信息,是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东芝TBA-120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它在操作和使用上具有方便、快捷以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可有效服务于医院临床工作的开展,但在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过程当中,为了全面确保其检测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如何做好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质量控制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生化分析的检测质量起到确保作用,促进临床工作发展.

    作者:杨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中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内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SDS标准评分分为心衰抑郁症组25例和心衰非抑郁症组55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共5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分析系统(TOP版),经固定的心电图医师去除伪差及干扰后,通过HRT分析软件检测并计算三组受检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HRT异常情况.结果:心衰非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衰非抑郁症组的TO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TS值则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心衰抑郁症组与心衰非抑郁症组相比,心衰抑郁症组的TO值也明显大于心衰非抑郁症组,而TS值也明显小于心衰非抑郁症组.并且,心衰抑郁症组的HRT异常率为96.00%(24/25),明显高于心衰非抑郁症组和对照组的83.64%(46/55)、10.00%(5/50),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的HRT现象较其他两组患者明显减弱,可见窦性心率震荡在心力衰竭伴抑郁症中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作者:何元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然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和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在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感染发生率,还能缩短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童伏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技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并观察这些部位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和DSA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这40例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引起的病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3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狭窄,2名患者无名动脉狭窄,而Ⅰ级盗血患者一共有13例,Ⅱ级盗血患者有17例,Ⅲ级盗血患者10例.和DSA结果相比,准确率达到了98%左右.结论:临床上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

    作者:文兴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多种管道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多种管道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2015年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上采用多种管道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护理价值.结果:多种管道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多种管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护理干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经羊膜腔注入依沙吖啶,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成功情况及患者用药后引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引产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静馥;史志萍;徐勤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对压疮临床护理的探讨

    压疮的护理长期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其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是评价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压疮的成因、分期及护理重点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本文对压疮的成因、分期和主要临床护理手段进行了论述,认为在减压护理和分期护理等针对性护理的基础上,应重视心理和营养等因素,才能使压疮护理收到好的成效.

    作者:游丽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