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欢;毛思;马琍
目的:对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吉西他滨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定的临床效果,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上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诊治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林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湿疹实施结构性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5年9月到院就诊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瘙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瘙痒程度评分均降低,其中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明显要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结论:在慢性湿疹临床护理中予以结构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减轻症状,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红娟;李永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糖尿病护理的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饮食习惯、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认识等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护理措施:干预组(围术期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评估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并发症1例,占比1.7%,和11.7%的对照组相比较低,有区别.结论:临床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行围术期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增强总体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病患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患病原因及具体治疗方法.方法:从该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10月间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对其基本临床资料、病史资料、易感因素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本组62例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发现白假丝酵母菌占51.6%,发现曲霉菌占22.6%.患者中,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占53.2%,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占64.5%,放疗、化疗患者占25.8%,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占9.7%,使用细胞毒药物占6.5%,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占50.0%.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24.2%)、阻塞性肺病(48.4%)、肺间质纤维化(27.4%).本组6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同时,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肝损害、轻度皮疹等不良反应(9.7%),经对症处理后上述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抗菌药物滥用、基础病和原发病均是呼吸内科住院病患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加强用药指导,以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喜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急性胰腺炎患者共34例.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地治疗与护理,34例患者治愈率为100.0%,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率为5.9%,满意度为97.1%,平均住院时间为(10.32±3.21)d,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杨晓燕;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采用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74.5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参数(ESR、FB、HCT、NBL、NBH)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副作用.
作者:郭树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两种吸痰方法对婴幼儿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程度,损伤出血程度及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0~2岁住院患儿施行一次性婴幼儿吸痰管吸痰为A组,另选40例0~2岁住院患儿施行7号静脉输液头皮针吸痰为B组.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在取痰培养+药敏标本防止细菌污染无差异;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损伤出血及深部吸痰效果差异显著.结论:用7号静脉输液头皮针吸痰明显减轻痛苦、减少粘膜损伤出血,易清除深部痰液.
作者:王倩;王永瑜;马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住院单双号将随机抽取的88例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pH值、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快速优化血气指标,缓解二氧化碳潴留,逆转肺性脑病进程,用药安全.
作者:赵国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果酸换肤疗法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39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次应用20%、35%、50%和70%的果酸溶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皮疹数目以及皮肤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数和脓包数目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TEWL、R2和EI等皮肤生理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果酸涂抹中有较强的刺痛感,经中和后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果酸换肤疗法治疗寻常痤疮有助于减少患者皮肤皮疹数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皮肤生理情况,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龙洪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临床医学生在预防医学中的操作能力和整体水平要通过实践过程来提升.高水平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需要医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临床能力.本文对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实践学习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培养预防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增强其实践能力的重要对策.
作者:周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了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数据有所变化,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数据较治疗前变化非常明显,二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该药物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逸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转化医学是联系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双向桥梁.在肿瘤学临床实践中,转化医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阶段肿瘤临床教学对转化医学重视不足.本文以肺癌的靶向治疗发展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深入研究为例,探讨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关联及通过转化医学思维解决临床实际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方法,以期提高肿瘤教学效果.
作者:李大鹏;冯军;陈凯;陶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RGA)应用非诺贝特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64例RG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加用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治疗后UA、TC、TG、AKP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诺贝特辅助治疗RGA能够调节UA及血脂指标,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王厚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并观察这些部位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和DSA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这40例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引起的病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3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狭窄,2名患者无名动脉狭窄,而Ⅰ级盗血患者一共有13例,Ⅱ级盗血患者有17例,Ⅲ级盗血患者10例.和DSA结果相比,准确率达到了98%左右.结论:临床上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
作者:文兴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浅析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0例,针对护理难点以及护理重点等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同时对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40例脑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科学的方式护理脑出血患者,可以大大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纪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强化饮食和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强化饮食和运动疗法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出现明显改善(P<0.05).结论:强化饮食、运动疗法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减压护理过程中,评价应用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应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38/4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5.0%,30/40),差异显著(P<0.01).且应用舒适护理的试验组的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减压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临床指标,提升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
作者:邓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治疗结果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探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诊治并且进行生产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人作为高血糖组,在同期选取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生产情况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出现妊高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早产等情况大于对照组,且高血糖组的剖宫产率较之于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十分巨大,需及时诊断治疗,控制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