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光;殷雪婧
我国医疗卫生的保健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药学,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形势下,中药会走向何方,中药学的医疗前景又会如何变化,中药学是否有发展的必要等等问题需要我们一一深思。本文以中药学发展为理论基础,了解中药学发展现状及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我国中药学未来发展建议,以期望对我国中药学医疗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护理质量评分(97.2±2.3)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3%,护理质量评分(83.5±2.2)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甄秀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本社区医院2013年至2015年接收的预防接种患儿共37例,均出现不良反应。观察其不良反应类型及诱发因素,再制定出针对性应对方案。结果:本院接收的37例患儿中,其不良反应涉及:2例(5.41%)昏厥;21例(56.76%)全身反应;5例(13.51%)偶合反应;9例(24.32%)局部反应,患儿不良反应类型以全身性反应为主(P <0.05),予以对症处理后,所有入选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都已消失。结论:本院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预防接种程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体检流程,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流程,比较分析两组人员的体检质量、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以及体检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80例受检人员在体检质量、检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及满意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体检流程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满意度,降低体检不适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临床免疫检验中运用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控制,而观察组则运用质量控制,对两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 HBeAg、HBsAg、HBcAb 以及 HBsAb符合率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临床上将质量控制运用在免疫检验中,不仅能够使检测准确率提高,还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彭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证、手术的要点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达到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 d。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可拔出双 J 管,6个月后随访40名患者 B 超以及 VIP 检查证实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恢复快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安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 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血管,术后严格按照 PICC 护理常规,防止PICC 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结果:经临床经验总结,正确操作,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全面推广患者带管出院,定期来我院维护。结论:PICC 置管广泛用于临床,延长带管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小清;青晓;王金莲;曾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阐述临床药师在临床上深入医生用药并参与用药教育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得到采纳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促进了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周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老年期与非老年期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将该院48例老年期焦虑症患者(观察组)纳入研究,另取同期48例非老年期焦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 HAMD 量表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93.75%,P <0.05)。结论:老年期与非老年期焦虑症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显著,在治疗效果方面老年期不如非老年期。
作者:刘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均34例的循证组和常规组,前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循证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5.9%)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 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
作者:祝想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总结了1例咯血患儿局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采取了术前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止血、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患儿咯血好转,营养、精神状况改善,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瑶;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血压控制率79.41%,满意度73.53%;干预组血压控制率94.12%,满意度97.06%;干预组血压控制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细致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进病情恢复和稳定,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23072份该院住院病人术前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测。结果:英科新创 HIV 试剂检测显示,部分标本第一次检测出现阳性(或者弱阳性)反应,而第二次进行双孔复检结果呈阴性,这些出现阳性(或者弱阳性)反应的孔位和其他试剂检测具有不同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酶标板 A 孔,在滤纸上拍干酶标板后,对出现阳性(或者弱阳性)反应的孔位进行观察,可以看见1至多条划痕,由此可见,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结论:在抗 HIV 检测中,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ELISA 易出现假阳性,为了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应正确测量板高、孔直径、孔深以及孔形等数据,并将其输入到仪器中,使仪器与设备匹配。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较佳,并发症也会减少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应得到了提高。
作者:司晨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产科进行中期引产的孕产妇作为探讨对象,寻找中期妊娠引产出血原因,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200例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中22例发生出血,出血率为11.0%,其中催产素(18例)引产产后出血2例,出血率为11.1%,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28例)引产后产后出血1例,出血率为3.6%,利凡诺尔(134例)引产后产后出血18例(13.4%),剖宫产取胎(11例)后发生出血1例,出血率为9.1%,水囊(9例)引产产妇产后未发生出血;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胎膜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异常;观察组产妇引产后2h 和24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期妊娠产妇引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引发原因主要以胎盘胎膜残余、凝血功能障碍和宫缩乏力为主,针对引产出血原因给予术前心理疏导护理,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
作者:高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施行协同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75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协同组。常规组患者行冠心病常规护理,协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ADL 评分、左心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协同组患者护理后 ADL 评分、左心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施行协同护理服务具有良好可行性,有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心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罗孝平;徐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解我区城镇和农村集中供水卫生现状,现将2008~2011年我区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从中发现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进而谋求解决对策,提高饮用水卫生安全。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1供水方式与水井分布情况 我区饮用水供给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城区集中式供水,另一类是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其中城区集中式供水水井16眼,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井29眼,共计水井45眼。
作者:王文柱;张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香丹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协同西药来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脂情况回复良好,治疗的有效率高,有效环境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唐明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气促、发热、X 线阴影、肺部湿罗音)减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作用迅速,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海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