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 治疗38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范运强

关键词:VSD, 骨科, 创伤
摘要:目的:探讨 VSD 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骨科收治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为 VS 组和传统组,每组38例。VS 组采用 VSD 技术给予患者创伤口感染治疗,传统组采用一般常规技术给予患者创伤口感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半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VS 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5.2±14.9)d、半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94.74%均优于传统组[(24.7±12.5)d、81.58%,P <0.05]。结论:VSD 技术可加快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分析

    临床医学的逐步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出现在市场中。临床使用药物种类增多,导致出现不同长度的用药安全问题。研究分析可发现,临床用不安全因素有很多种。药物治疗是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点。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疗事业健康的发展,需要重视临床用药安全性监管,查找临床用药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立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比较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甲组(n =45)、乙组(n =44)。甲组给予快速血清学检验,乙组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甲组、乙组患儿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2%、8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联用两种检测方式。

    作者:刘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系统评价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治疗中,麻杏石甘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肺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在给予两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麻杏石甘汤治疗,观测两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音消失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更短(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具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临床体征的效果,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季泽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其对脑血管病失语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收治的脑血管病失语患者82例,随机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首先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之后再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失语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5.4%,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脑血管病失语的康复。

    作者:刘荣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B超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评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采用 B 超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其病理类型,评估 B 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 B 超检测,5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诊断准确性为92.16%;14例甲状腺瘤患者诊断准确性为85.71%;9例甲状腺癌患者诊断准确性为22.22%;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诊断准确性为16.67%。结论:利用 B 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诊断水平,操作便捷、诊断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探析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接收肿瘤放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庄立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实施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疗效为96.34%,与对照组的85.34%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 <0.05)。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应用。

    作者:于连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011~2015年无锡市北塘区惠山街道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无锡市北塘区惠山街道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相关病例数,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2015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760例,年均发病率为300.6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接触传染病发病多(45.4%),其次是肠道传染病(27.9%)和呼吸道传染病(23.6%);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136.06/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49.44/10万)、肺结核(41.93/10万)、细菌性痢疾(27.69/10万)、流行性感冒(17.40/10万)。结论:2011~2015年惠山街道传染病总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手足口病、肺结核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是辖区主要和重点传染病,今后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治和检测工作。

    作者:李明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120例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临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也进行常规护理,且增加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待患者护理过程整体结束后,将使用不同护理步骤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在护理过程结束后,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细菌检验标本的检测质量。方法:择取我院送检的7200例细菌标本设置为本次的实验对象,所选标本均来自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各科室,对其进行细菌标本质量检测。结果:所有送检标本中6664例为合格标本,合格率为92.6%;且痰液标本的合格率相对较低,与其他种类的标本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细菌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整个质检工作的连续性与严密性较高,可以为细菌检验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者:古丽扎提阿哈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在异位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血β-HCG 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使用生化设备维修快速处理故障要点

    本文以生化设备为主题,探讨相关的故障要点与维修处理措施。首先对生化设备的养护与维修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易出现的故障,并结合维修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引起对这方面问题的更多关注与更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维修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谢泽华;谢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所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对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于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常规治疗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方式来说,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对提高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姜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所接收风湿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达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9.6%,P <0.05)。结论:风湿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共81例,根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有效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十分显著(P 均<0.05)。结论: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冰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门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在手足口病重症中使用痰热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门诊治疗手足口病患者21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06例患儿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研究组106例患儿给予痰热清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进食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 <0.05)。结论:对重症的手足口病患儿以痰热清代替传统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金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儿脾醒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8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口服儿脾醒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7.5,组间比价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用儿脾醒颗粒对小儿消化不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食欲,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GDM孕妇脐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 GDM孕妇脐血流 S /D 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的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妇女分娩资料,整理并合并其他产科合并症对脐动脉血流 S /D 值和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妊娠糖尿病和非妊娠糖尿病的不同脐动脉 S /D 值与剖宫率具有显著差异,妊娠期糖尿病脐下动脉血流 S /D 值比非妊娠糖尿病组高。结论:妊娠期间孕妇胎儿脐下血流 S /D 值胎儿窘迫发生率会发生的增高;妊娠期糖尿孕妇胎儿窘迫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

    作者:石霞;王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