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婷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的 CT 临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在省医院学习期间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这段期间内接受治疗的46例肝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均得到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46例肝硬化性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形态、大小以及远端转移等情况。结果:肝硬化性血管瘤的 CT 影像表现特征比较显著,一般表现为圆类形、密度均匀、半径1厘米以下、边缘清晰以及显著强化等特征。结论:肝硬化性血管瘤 CT 影响表现特征通常显著,在临床诊断中应综合运用 CT 扫描技术,从而进行科学准确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其对脑血管病失语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收治的脑血管病失语患者82例,随机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首先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之后再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失语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5.4%,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脑血管病失语的康复。
作者:刘荣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所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对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于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肾上腺皮质激素配合常规治疗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方式来说,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在呼吸内科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采用 B 超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其病理类型,评估 B 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 B 超检测,5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诊断准确性为92.16%;14例甲状腺瘤患者诊断准确性为85.71%;9例甲状腺癌患者诊断准确性为22.22%;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诊断准确性为16.67%。结论:利用 B 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诊断水平,操作便捷、诊断高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义齿修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8%,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中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疗效较好,可显著修复患者的牙列缺损,值得广泛用于临床及大力推广。
作者:谢雄伟;丁舒;郭秋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门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炎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达克宁栓与克霉唑栓治疗,治疗后5 d、20 d 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91%,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83%、94%;对照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1%、79%,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63%、8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达克宁栓治疗效果优于克霉唑栓,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高效、快捷、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红;徐洋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多排 CT 螺旋和横断扫描技术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参数设置效果。方法:使用螺旋和横断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取这种治疗的新生儿颅脑疾病患者160例,采取逐渐降低扫描参数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在得出新生儿颅脑情况后,做出佳的判别方法。并针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检测结果的具体效果,扫描过程中,采取分组扫描的形式进行,对每组扫描的结果进行专家判断,对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脑组织的层次进行划分,分析每组图像中所显示出来的情况,并做对比。结果:多排 CT 螺旋扫描的低使用扫描70 mAs,横断扫描低40 mAs,两组的低扫描参数均符合常规扫描要求,且效果符合判断标准。结论:多排螺旋 CT 扫描中合适的扫描方式是横断扫描,其低扫描参数为120 KV,40 mAs,在临床的诊断扫描中,可进行普及使用。
作者:黄思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在急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采用头孢地尼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高于对照组的(87.5%,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地尼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满意,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质量可以说是高校为重视的部分,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及意义。因此,各高校都极为重视教学质量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该体系的运行中,教学督导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将在本文简析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并分析如何保证教学督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于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45.09±7.11)、焦虑心理评分(43.07±6.11)、护理总满意度100%均优于对照组(52.08±8.13)、(53.12±8.09)、87.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健康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使患者心理健康良好发展,提高其承担各种压力的能力,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罗兰;李玲;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驻京某部队干部睡眠状况及其主要表现及影响。方法:采取团体抽样的方法,使用阿森斯(Athens)失眠评定量表对驻京某部队干部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8名接受阿森斯失眠评定问卷调查的干部中,27名(30.68%)干部存在失眠问题,以总睡眠时间不足为显著,其次为睡眠质量下降。因失眠问题引起的精神状态改变为:白天情绪低落、身体功能下降、思睡。结论:失眠问题已普遍存在于驻京某部队干部之中,并且对干部白天的精神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关注部队干部的睡眠状况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丽;崔莲;王光辉;霍文静;郝淑芳;马建新;张金萍;沙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就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并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为(23.67±4.14)d,对照组患者(7.16±1.10)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 PICC 治疗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延长临床置管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孔燕;李兴华;魏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120例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临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也进行常规护理,且增加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待患者护理过程整体结束后,将使用不同护理步骤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在护理过程结束后,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充分掌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工作原理,正确识别报警原因,了解 IABP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 IABP 的有效实施。IABP 是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治疗,IABP 技术作为急性循环衰竭的过渡治疗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IABP 支持是稳定病人危重情况,以帮助过渡到稳定时进行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其它再灌注治疗,正确使用这一技术,可明显降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存活率。尽早 IABP 应用是患者获益的关键,IABP 的管理和护理是重要的环节,严肃认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加强术前术后监护、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淡永霞;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方法:对52例小儿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占81.8%;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以有多种表现,有的仅表现发热、眼睑浮肿、皮疹,部分除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对淋巴结、发热、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需行白细胞分类,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血清 EBIgM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 EB 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差,病情凶险,应加强监测。
作者:赵敏;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8例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采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给予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控制感染护理等。观察护理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58例患者护理后发生排尿困难2例,58例患者排尿功能优50例,良7例,无效1例,优良率达98.3%。随访6个月~1年中,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后,经针对性护理,患者多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用。
作者:顾盛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原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该院普外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分析恶心呕吐具体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方案。结果:52.2%因应用麻醉药物及术后镇痛泵,17.4%术前未充分补液,8.7%术前未充分训练颈仰卧位,17.4%合并胃病等疾病,4.3%遭受手术刺激。结论:甲状腺手术后受到各因素影响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为此需积极护理,以促进康复。
作者:任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6例胃溃疡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有48例患者,对照组中有48例患者。对观察组中的胃溃疡患者采用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则采用单纯常规的药物治疗。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比较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预后的复发率,从而讨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及治疗的优异性。结果:通过诊断及治疗后,观察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预后复发率高于观察组中的患者。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的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胃溃疡的复发,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陈才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临床集中供应中对相关手术器械进行灭菌时发生包湿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确保临床灭菌操作质量。方法:将敷料及手术器械采用无纺布或棉布进行包装,然后逐个贴上标签,再将其分别称重,后放入灭菌器中;按脉动真空灭菌器对应的标准操作流程灭菌一个周期。待灭菌结束,仔细观察灭菌包是否出现水渍、水印及水珠现象,然后立即将灭菌包放置10 min、20 min,分别称重,从不同的灭菌批次中各取1个,再重复操作3次。结果:灭菌后立即对灭菌包进行称重,采用无纺布的包装材质在灭菌后当其重量大于2799.4 g 时就发生湿包现象,但是采用纺织棉布的包装材质的在灭菌后当其质量重达到4501.1 g 时,继续增重其仍为发生湿包现象。在灭菌结束后10 min 时称重发现,采用无纺布的包装材质在灭菌后当其重量为4493.7 g 时,开始发生湿包现象,而采用纺织棉布的包装材质的在灭菌后当其质量重达到5003.2 g 时,继续增重其仍为发生湿包现象。尽管金属器械包的重量比敷料包的重量低,但前者却极易发生湿包现象。结论:将灭菌包重量减轻,采用棉布包装材质取代无纺布的包装材质能够有效缓解湿包的发生;灭菌包中金属器械含量过多时极易导致湿包现象。
作者:马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挫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康复新液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