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淼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胃肠道反应饮食护理对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入住该院的69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别设观察组35例,采用术后饮食护理方法;设对照组34例,采用术后普通常规护理方法。在进行同样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营养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患者身体各项关于营养方面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提高(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给予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饮食护理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身体各项营养指标且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根据2010~2012年该院的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急重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临床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罗音、哮鸣音、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表现,实验室结果显示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上升,痰菌为阳性;患者合并症有呼吸衰竭、右心衰和复合性酸碱失衡等。此次研究死亡病例是6例,死亡率是9%,康复率91%。患者死亡原因中,有2例是休克,占33.3%,4例是肺脑致死,占66.7%。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危险,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生存的基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环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周围性眩晕患者采用倍他司汀与地芬尼多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接诊的患周围性眩晕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患者,给予传统对症治疗;研究组包含100例患者,给予倍他司汀与地芬尼多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 <0.05)。结论:对周围性眩晕患者采用倍他司汀与地芬尼多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引发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分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100例缺血性卒中分型患者,其中50名进展性的患者作为实验组,50名非进展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有18名患者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16名患者胆固醇偏高;16名患者纤维蛋白原偏低且动脉偏窄;对照组无上述任何一种疾病。结论: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引发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分型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魏键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 FIB 及 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可改善血液粘稠度、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作者:赵东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期收治的800例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CT平扫、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的超声多普勒检查,记录并分析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资料。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发生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有17例,且患者患有多种脑血管疾病,其余的患者中,典型胼胝体综合征患者发生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概率较低。结论:根据核磁共振的检测显示,急性胼胝体梗死常发生于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身上,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测(MRI )可以有效地诊断胼胝体梗死。
作者:郭春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口腔修复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其涉及多个学科,同口腔组织学、口腔生物力学、解剖生理学、材料科学关联密切,产生了新修复技术。如人工种植技术,激光修复,铸钛技术,烤瓷技术,铸瓷技术,全瓷技术等。
作者:丁士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通过分析病症特点和总结治疗体会来提高社区医院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水平。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3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该院收治的30例中青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腹部探查确诊病情、确定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病症体征差异,统计实验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对照显示,老年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特点不如中青年患者明显,但胆囊坏疽穿孔风险高,实际病症可能较临床表现严重(P <0.05)。36例老年患者中,3例建议转院治疗,33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42±4.37)d,经临床护理,全部患者均达到治愈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3/33)。结论:早期准确诊断老年急性胆囊炎对于确定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区医生需明确掌握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为患者的有效诊治奠定基础。
作者:黄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7例肝硬化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3例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3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和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48±3.10)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具推广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徐永素;曾芳;徐霞;刘黔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服务在药物流产后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12例药物流产患者,按照药物流产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行计划生育服务。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避孕措施应用率、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提高患者避孕知识,临床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泽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23)及对照组(n =22),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81.82%,P <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世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计划生育手术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管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安全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避免各类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肢体严重电烧伤的方法与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100例,其中入院后实施急诊手术者65例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急诊手术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截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截肢率分别为6.2%(4/65)与34.2%(1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肢体严重电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清创,而急诊手术治疗具有及时性特征,可降低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笔者检验对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王洪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受体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影响。方法:培养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肝?受体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成汗维生长因子混合肝?受体激动剂组,选取第4-6代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别加入鱗酸缓冲盆溶液(PBS),不同剂量的肝?受体,不同剂量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共同醇育24 h,48 h,72h,分别测定细胞活力。受不同剂量肝?受体激动剂和成汗维生长因子干预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肢原蛋白含量。结论:肝?受体激动剂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无明益增值作用,不影响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肢原合成能力,但是却能够抑制成汗维细胞因子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增值作用与肢原合成能力。
作者:林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纳入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采用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进行治疗,其中一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措施,另外一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两组患者在出院前采用 B 超和 X 线检查未见结石残留。在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的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膀胱结石联合碎石治疗的患者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都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经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强化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以服务于临床。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该院确诊为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7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两组均采用腹腔镜治疗,并分别予以临床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生切口渗血、皮下气肿、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对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会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应大力推广。
作者:王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诊的7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临床各项检验信息。结果:通过分析,本组患儿的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C -反应蛋白及血沉等都表现出上升趋势;肝功能检查和心肌酶谱均呈上升表现;尿常规检查存在潜血、尿蛋白,进行痰支原体检查阳性率为18.7;金标法检测试验阳性率为38.7%。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系统性检验和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避免漏诊或者误诊,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疏肝动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增多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定,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2例,首先对32位患者的进行腹部平片的拍摄,并及时的上传到计算机中,借助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中肠道部分的气体进行检测,与规定的范围进行相比较,计算出所占的百分比(GVS),其次给32例消化不良的患者服用疏肝动胃汤,每天服用一剂,连续服用5 w,用同样的方法对服用之后的患者进行腹部平片的拍摄,算出所占规定部分的百分比,后与服用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服用疏肝动胃汤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占标准范围的百分比(0.032±0.012)远远小于服用之前(0.063±0.011),治疗后的腹部症状评分小于治疗前的腹部症状评分。结论:疏肝动胃汤能够有效的缓解腹痛和腹胀的症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肠道气体增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胸腔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方法。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食管癌胸腔镜术治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有1例出现了吻合口瘘,1例自行拔管,另外78例患者都顺利进行了肠内营养。结论:对食管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提高护理的安全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王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