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泽云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12月的儿科门诊处方3203张,对用药剂型、药物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中西药联用、不合格处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主要用药途径为口服给药;处方剂型的78%适应儿童用药特点;中成药处方主要集中在清热解表、消食健脾、止咳化痰平喘方面;西药处方主要集中在抗感染、抗病毒、肠道菌群调节剂方面;不合格处方主要集中在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方面,处方不合格率占4.93%;中西药联用处方的占63.05%。结论:我院儿科门诊药物使用能够做到中西药并重,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联用和重复用药等问题,需要加强合理用药监控,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春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于手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细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具有很好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霍燕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方法:纳入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典型三叉神经通患者32例患者为实验组,纳入同期28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对责任血管压迫位置进行探查,分析不同类型三叉神经痛与神经压迫位置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动脉进出脑干端区域(REZ)压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责任血管为动脉的三叉神经 REZ 压迫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责任血管对 REZ 是否存在压迫与三叉神经痛类型具有密切关系,典型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大部分对 REZ 存在压迫,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大部分对非 REZ 存在压迫。
作者:唐贤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鉴定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的抗菌药体的选择进行分析。方法:以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患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的液体进行化验鉴定,并对药物敏感进行试验,诊断病因的类型以及厌氧菌的使用情况。结果: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液体全部分离细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35例,厌氧菌感染为10例,单纯的感染为5例,单纯的需氧菌感染1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通常是需要压氧菌混合病原感染,其中厌氧菌的比例含量较高。
作者:刘海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3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次选取的130例静脉输液患儿中出现渗漏现象者12例,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为9.2%,其中为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配合不当,共4例,占到33.3%,其次为穿刺技术不高4例(33.3%)、穿刺点固定不当2例(16.7%)、药物方面原因2例(16.7%)。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渗漏,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静脉输液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渗漏事件,确保患儿可以安全完成输液。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与防护方式应用在供应室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供应室护理从2013年开始加强职业暴露研究及防护,将2013~2015年实施职业暴露防护作为研究组,而2010~2012年未加强职业暴露防护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取护理人员20名进行调查,比较两组职业暴露情况,并总结防护措施。结果:研究组期间职业暴露危害发生率及每年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视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害研究,加强防护管理,可降低危害发生率,保障护理人员安全。
作者:周杏玖;刘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骨质疏松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给社会尤其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运动能增加骨血流量,改善骨代谢,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及其在骨骼内的沉积;长期运动缺失,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尿钙排出增加,骨密度降低。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的防控可起到药物与补钙都不能替代的作用,是防控骨质疏松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前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对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上述70例患者经腹腔手术均成功取石,患者当中并未出现中转开腹进行再治疗的患者,所有70例患者当中未出现死亡或者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5%(8/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3/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了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应对患者术后予以系统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受体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影响。方法:培养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肝?受体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成汗维生长因子混合肝?受体激动剂组,选取第4-6代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别加入鱗酸缓冲盆溶液(PBS),不同剂量的肝?受体,不同剂量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共同醇育24 h,48 h,72h,分别测定细胞活力。受不同剂量肝?受体激动剂和成汗维生长因子干预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肢原蛋白含量。结论:肝?受体激动剂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无明益增值作用,不影响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肢原合成能力,但是却能够抑制成汗维细胞因子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增值作用与肢原合成能力。
作者:林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经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强化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以服务于临床。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该院确诊为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7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两组均采用腹腔镜治疗,并分别予以临床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生切口渗血、皮下气肿、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对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会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应大力推广。
作者:王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 AEEG 在脑梗死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置研究组(采用 EEG 和 AEEG 检查)与对照组(仅采用 AEEG 检查)各1组,每组分别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62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与62例脑梗死无癫痫患者,对比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 EEG 和 AEEG 在检查痫样放电与异常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在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不同脑梗死病灶部位继发癫痫概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动态脑电图连续记录患者脑电流情况,可以提高癫痫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有利于诊断病情、预测疾病发作,为开展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希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比较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不同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共70例,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时,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伯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疾病和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接收的60例脑卒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收体检的60例体检者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检测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要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中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上升,我们可以将该项指标作为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程度判断依据。
作者:于春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中心施术的476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流程与效果结果:476例受术者中:3例因盆腔广泛粘连实行单侧输卵管结扎;1例结扎效果不满意;3例出现肩背部酸痛、上腹不适症状,指导其做膝胸卧位后逐渐缓解;2例术后60 min 内有鞘孔渗血现象,由于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与及时上报,经过医生妥善处理,当天出院;其余受术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康复良好。结论: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受术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印堂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针刺印堂穴加重灸治疗组和息斯敏口服用药组,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针刺印堂穴组与息斯敏组症状积分和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印堂穴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息斯敏组(P <0.05)。结论:针刺印堂穴加重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深入探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李超;郑祖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计120例(骨折180处)。本组患者均先行 X 线检查,再行 DR 检查。观察 X 线与 DR 诊断本组肋骨骨折效果,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漏诊率。结果:DR 对本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97.22%,高于常规 X 线片的88.89%(P <0.05);漏诊率2.78%,低于 X 线片11.11%(P <0.05)。结论: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为患者进一步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作者:林毅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间接受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工作,而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导乐护理,比对两者在分娩方式和产程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分娩方式上来看,顺产率更高,并且产程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缩短,并且都在0.05水平上显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导乐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导乐分娩的应用确实有效的提升了初产妇的顺产率,并且相应的缩短了分娩的产程,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研究组首先分析以往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随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18%,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认真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对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水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在脑保护装置下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支架置入情况良好,只有3例(6.98%)患者发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术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发现狭窄情况全部改善,支架未发生移位与断裂。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尤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毒患者的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5例中毒患者,回顾分析这些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对这些患者病情的治疗做出研究分析。结果:205例中毒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因为中毒过深而导致死亡,占总人数的3.9%。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有73名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现象,占总研究人数的35.6%。另外,所有患者的插管均一次成功,在洗胃过程中有9例患者出现胃管堵塞以及胃管脱出,所有的患者在进行洗胃时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可以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病情发展。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要重视起这一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降低洗胃时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