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水平得以提高。基于一定程度上,公共卫生传染病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染病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导致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面临严峻挑战。鉴于此,如何提高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效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将以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强化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策略。
作者:杨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进行生产的100例高龄产妇,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助产护理。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有助于产妇顺利生产,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肺部治疗中真菌感染的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该院近年中就诊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治疗观察,通过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对比临床的表现及治疗的效果。结果: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及白血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病症主要是长期的饮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造成的,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可以有效的进行治疗。结论:今后合理的使用各种药物,及时的发现呼吸内科中的疾病,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健康。
作者:陈延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于2015年11月至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此之外给予乳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乳房胀痛方面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减少乳房胀痛的出现,是值得推荐的护理措施。
作者:胡彦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是解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作了阐述,旨在促进解剖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作者:葛斌;孙振山;李一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对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上述70例患者经腹腔手术均成功取石,患者当中并未出现中转开腹进行再治疗的患者,所有70例患者当中未出现死亡或者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5%(8/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3/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了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应对患者术后予以系统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观察西洛他唑片和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 反应蛋白等血脂检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抗炎、改善血脂作用,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5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性分析不同妇产科疾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紧急避孕有效率是88.89%;早中期终止妊娠有效率是83.33%;子宫肌瘤治疗有效率是81.82%;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有效率是94.44%;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有效率是83.33%,其余妇产科疾病治疗有效率是100%。结论:妇产科疾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举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药饮片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环节,在临床中中药剂量的增减变化,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中药剂量含义及特点的简介,浅要分析了中药剂量与药效,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以供中药工作者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应用清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就诊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4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应用清胃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芝永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使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的75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中接受磁性覆盖体修复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固定力、咀嚼变化、并发症等等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固定力、咀嚼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修复之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经过治疗后的一个月以内,一共有3例并发症病例,临床中并发症几率是4%;患者对此次的修复治疗效果满意度是89.3%。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使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义齿固定力比较高,咀嚼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临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万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腹腔镜肾结石治疗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6例肾结石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钬激光碎石术,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75.76%,P <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措施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显示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童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纳入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采用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进行治疗,其中一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措施,另外一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两组患者在出院前采用 B 超和 X 线检查未见结石残留。在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的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膀胱结石联合碎石治疗的患者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都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人员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其年龄、病程以及情绪状况、睡眠质量以及体质量等诸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 T3、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 TSH 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人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TS 指标与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P <0.05),而与 HAMD 指标中组织因子呈负相关(P <0.05),而 T4指标则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 HAMD 指标无数据相关性(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有所异常,同时其指标与患者的病程、HAMD 指标以及相关组织因子密切相关,值得在临床诊治中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司相山;苗雪莲;黄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比 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QSAL)和强脉冲光(OPT)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纳入面部雀斑78例,随机分两组。39例设对照组,给予 OPT;其余39例设实验组,给予 QSAL。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QSAL 治疗面部雀斑效果较佳,疗效优于 OPT,建议推广。
作者:耿秋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现状,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普外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名,进行跟踪性调查分析,把握全面的临床资料。结果:50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28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2例恶性肿瘤。近两年通过对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预防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只有6例,症状较轻微,疗效较为突出,进一步推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发展进程。
作者:王菊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接受早期整形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该院的8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创面结痂后进行修复手术治疗,实验组在烧伤后48小时内进行早期整形修复。术后进行半年随访,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手部外观优良率是70%,功能优良率是72.5%,实验组的外观优良率是90%。功能优良率是92.5%。两组的手部外观和功能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较为优秀(P <0.05)。实验组患者 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患者临床中没有出现感染并发症情况。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后尽早的接受整形手术治疗能够让手部的外观和功能得到佳的恢复效果,手术并发症几率也较低,患者疼痛能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创面愈合快,所以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朱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骶髂关节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方式研究。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的40例骶髂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4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共有2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的后路双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椎弓根钉棒锡系统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时间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所用时间要小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并发症几乎没有。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方式在治疗骶髂关节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在实践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其康复护理干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未进行康复干预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为其提供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其自理能力。
作者:唐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