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12月的儿科门诊处方3203张,对用药剂型、药物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中西药联用、不合格处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主要用药途径为口服给药;处方剂型的78%适应儿童用药特点;中成药处方主要集中在清热解表、消食健脾、止咳化痰平喘方面;西药处方主要集中在抗感染、抗病毒、肠道菌群调节剂方面;不合格处方主要集中在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方面,处方不合格率占4.93%;中西药联用处方的占63.05%。结论:我院儿科门诊药物使用能够做到中西药并重,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联用和重复用药等问题,需要加强合理用药监控,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春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毛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口腔修复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其涉及多个学科,同口腔组织学、口腔生物力学、解剖生理学、材料科学关联密切,产生了新修复技术。如人工种植技术,激光修复,铸钛技术,烤瓷技术,铸瓷技术,全瓷技术等。
作者:丁士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冠心病护理是医生和护士针对患者做出的特定的计划,对患者日常健康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旨在对冠心病护理进行研究并做出效果评价,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方法:从该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的患者中选出5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医嘱进行健康指导,而实验组按照特定的临床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病人的康复情况并对病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焦虑程度降低(P <0.05)、发病率下降(P <0.05)、满意程度提高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P <0.05)。结论:对冠心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蔡景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综合护理的干预在脑梗死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纳入的8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阿替普酶在常规护理下治疗脑梗死为对照组,阿替普酶联合综合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以及 Barthel 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5%,观察组的总的有效率为81%,在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及 Barthel 指数与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综合护理治疗脑梗死,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入住该科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包含50例患者,施行常规优质护理;研究组包含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为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罗永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制定合适患者的计划,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许中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得出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9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后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 <0.05),观察组的压疮时间要晚于对照组的压疮时间(P <0.05),观察组的压疮的严重程度要低于对照组的严重程度(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治疗 ICU 患者的压疮情况时,延长了患者的压疮时间,使患者的压疮的严重程度得到了缓解,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小川;谭远皎;陶春霞;石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早孕行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该院妇产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151例行药物流产患者为对象,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76例与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规药物流产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伍配伍新生化颗粒进行药物流产。对两组患者药物流产疗效、流产有关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9.9%,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恢复月经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在阴道出血量上,观察组接近月经量患者62例,对照组41例,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1.5倍月经量和2倍月经量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规药物流产前提下配伍新生化颗粒,有利于早孕药物流产成功率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药物流产患者相关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林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优质护理组(44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活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及 MBI 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戢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两年期间共收治患者1042例,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来判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结论:严格的遵循采集过程的步骤方法,控制标本容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检验的误差,降低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志华;王玉玲;刘艳红;刘旭霞;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通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9例患儿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及影响静脉留置针通畅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了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通畅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因素多、患儿的血管情况差以及穿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等。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如下护理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血管进行穿刺。结论: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通畅的原因较多,因此,行静脉穿刺的护理人员要建立相关的应对措施,降低静脉留置针阻塞发生率,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辛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护理之后,护理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脑出血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起到的影响展开研究总结。方法:择取在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于该院并留存档案的慢性疾病患者100名,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健康教育以及随访,对实验组则加以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随访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慢性病的知晓概率以及自我管理情况,并进行记录。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对于慢性病知晓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起到积极的影响,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龚开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消毒供应室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实行的细节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研究选取的护理人员共30例,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检测合格率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行细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检测合格率以及满意度均较管理前优秀(P <0.05)。结论: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且满意度高,有利于供应室护理的管理工作。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顺产产程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产科108例顺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分娩过程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导乐陪伴分娩模式,比较2组产妇生产情况。结果:观察组三个产程、总产程用时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顺产产妇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痛苦,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在产科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服务在药物流产后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12例药物流产患者,按照药物流产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行计划生育服务。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避孕措施应用率、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提高患者避孕知识,临床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泽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74例,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 =37)和干预组(n =37),干预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基础护理,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进行对比,干预组明显较高,组间由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显著。结论:患者行腹腔下左肝外叶切除术时,在其围术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庆硕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