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郑祖艳
目的:对急诊留观患者使用健康教育实施单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2年10~12月该院对300例急诊留观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组均有1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卫生宣教,试验组使用健康教育实施单逐项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留观期间情况进行评分,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了解度、遵医嘱性、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比对照组高,遵医嘱行为优秀,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比较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急诊留观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突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的遵医嘱性提升,护理和治疗更加顺畅。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伤口敷料治疗压疮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外带的Ⅱ~Ⅲ期压疮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各组排除个体差异,同法处理创面后,常规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伤口敷料治疗。结果:两种换药方式均能使伤口愈合,而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换药,伤口愈合时间缩短、降低换药频次、患者痛苦小,优于常规组。结论:使用新型敷料为压疮换药创面愈合快、换药时患者痛苦小、减少为患者换药次数,值得推广。
作者:郭显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氟西汀辅助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氟西汀合并奥氮平实验及其对比试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4/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21/40)。结论: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失眠症状,对复发率几无影响。
作者:袁美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的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平均分为A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接受的是西医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相同时间,相同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来确定西医治疗与中西医治疗两者间何者更有效及其治疗的特点。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及观察以后经过终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情况。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6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治疗,缓解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该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探讨对出院患者实施末次电话随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1月出院患者15164例作为对照,采用回访中心末次电话随访来调查病房护士在患者出院2 w 内有无进行电话随访,并调查住院期间对医护的满意度。
作者:葛青;林巧;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操作前护理配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于辖区进行分娩且拟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14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70例产妇及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包含70例产妇及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初筛率、复筛率与产妇的满意度、假阳性理解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操作前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胸痹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胸痹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吸氧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胸痹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雨蒙;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中心施术的476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流程与效果结果:476例受术者中:3例因盆腔广泛粘连实行单侧输卵管结扎;1例结扎效果不满意;3例出现肩背部酸痛、上腹不适症状,指导其做膝胸卧位后逐渐缓解;2例术后60 min 内有鞘孔渗血现象,由于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与及时上报,经过医生妥善处理,当天出院;其余受术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康复良好。结论: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受术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对于陈旧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2012年该院共对21例陈旧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治疗效果评分以及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工作评分、坐评分、疼痛评分、站立评分、性生活评分、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 <0.05)。结论:陈旧性骨盆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中,患者的预后效果好,并发症情况理想,因此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刘清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膀胱经五脏俞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3月至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实验组选择针刺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贝美力片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针刺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好于口服药物治疗,可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在工作上创新意识,改变作风。方法: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4起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原因,将信息反馈到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结论:将跟踪分析鉴定案例的工作常态化,增强医院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
作者:屈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数量较大,有严重缺口,急需培养一批实用但能担当此重任的基层医务人员充实到队伍中去,是我们卫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农村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问题:
作者:戴文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护理检查的对比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接受无痛胃镜,对照组接受普通胃镜。对比(1)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结束时的血压。(2)两组对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检查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检查中、检查结束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8.5±6.9)分、(73.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的护理存在显著差异,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稳定无痛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于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该院选取12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受检者情况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在1200例宫颈癌患者中,宫颈细胞学检查出宫颈癌有960例,与活检病理诊断相符的为80.00%。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患者的检查过程中,提高了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不仅损伤性小,诊断准确性也较高,但后还是需要结合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后的判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该科室护理人员30名,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各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 <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对于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赵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产科住院的95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床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 =40)和观察组(n =5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3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了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应用。
作者:吕尚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两年期间共收治患者1042例,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来判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结论:严格的遵循采集过程的步骤方法,控制标本容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检验的误差,降低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入选患儿哮喘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给予患儿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患儿一般护理;对照组20例,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40例患儿哮喘春秋季节发病率77.5%,高于冬夏季节发病率,夜间发病率72.5%,高于白昼发病率(P <0.05);②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100%)高于实验组(85%,P <0.05);③1年随访期间,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春秋患病率高,晚间更易发病,临床需根据患儿实际病症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以降低患儿治疗后复发几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蔡英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