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丰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腹泻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方法:96例腹泻小儿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8例,分别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较 B 组的83.33%明显降低(P <0.05);A 组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大便复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较 B 组明显缩短(P <0.05);A 组治疗后 CD4/CD8、IgA、IgG 水平均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蒙脱石散,能够更快缓解症状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敏;邓芳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入住该院的胸部手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前35 min、术中15 min、术后15 min 分别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且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各项功能指标稳定,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解铁科;王俊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病案复印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保障机构对病案信息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对病案复印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包括服务对象携带证件不全、临床医生病案归档不及时、病案资料不全、临床科室病案复印告知不到位、病案复印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病案室管理人员有针对性落实病案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病案复印的宣传,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性化的病历邮寄服务。
作者:钱瑛;陈英娟;王玉欣;徐宇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例,对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且两组患儿病程和反复发作次数的比较上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33例,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33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促进了肛周脓肿患者的伤口愈合。
作者:熊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徽省芜湖市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一定的流行病学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013年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检测出致病菌的103例肺炎患儿中,MPP 77例(占74.76%),不同性别支原体构成为男45例(77.6%),女32例(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季节的支原体构成比分别为春季53.1%、夏季81.3%、秋季94.7%、冬季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年龄段支原体构成比比较:3岁以内74.1%,4~6岁79.2%,7~9岁87.5%,10岁以上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秋冬季是本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小儿支原体肺炎构成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作者:黄斌;马璐;潘地佳;王耀辉;王金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志愿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进行细胞检验,观察和对比不同条件下血液参数结果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检测温度、检测浓度比例均存在着差异时,血液中各项指标均会存在着一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具体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中,检验科医师严格把握每一个操作步骤,减小误差,提升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作者:葛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文旨在对产前超声在62例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时间段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随机选择200位,并对她们进行超声诊断。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统计,以及记录胎儿出现心脏畸形的案例类型。结果:经检查,在200位孕妇中,出现胎儿心脏畸形的案例有62例,检出率高为31%,诊断准确率为98.97%。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18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4例,心脏外翻3例,法乐氏四联症7例,左右心室发育不良各2例,室间隔缺损11例,共同动脉干5例,肺动脉狭窄1例。结论:漏诊3例,漏诊率为4.83%,有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心脏简单畸形1例。
作者:张晓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大肠菌群检验为例,分析在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探究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检验结果数据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更加有效,促进了疾病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人们的患病几率,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结论:加强检测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实验室内与实验室间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与有效性,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作者:张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该社区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有效地提高了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率,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规范患者行为,通过自我血糖的监测能良好地控制糖尿病发展。
作者:王娟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孕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遭遇过关于产房暴力的原因和真实感受。方法:利用访谈法来收集一些自然分娩后的产妇(纳入标准:正常或低危的足月初产妇。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症(高危)及其胎儿被诊断为珍贵儿的高龄初产妇。)当时在待产及分娩过程中遭遇产房暴力的个案资料。结果:只要避免产房暴力的发生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就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有她们自身的因素,也有一些外来的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她们。我们医务人员只有宣传到位,说明自然分娩的好处,并且做到全方位的支持,避免产房暴力的发生。那么才能真正的帮助孕妇做出正确的抉择。
作者:贾琳;付菲菲;曹晓菲;王香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生化危急值项目报告的频率,区分临床生化检验真危急值与假危急值,并对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原因进行了分析。方法:对该院78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项目和出现假危急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危急值报告的数据,得到假危急值包括K +/Na +假危急值、血糖假危急值、血钙假危急值与尿素假危急值,分析造成假危急值的原因,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的效率。
作者:宋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该院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这些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护理后,全部患者中有12例的生活能够自理,有20例患者肢体功能存在障碍,有9例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有6例患者有语言障碍,有13例患者植物状态,死亡患者共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是对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的保障,能够帮助患者缩短治疗周期,尽快康复。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主要是去探讨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是检验医学发展的重要部分。方法:运用相关的检验医学的概念,并结合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历史,探讨其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必须奥遵循我们检验医学发展的要求。结果:血常规检验技术作为检验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检验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结论:其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充分的结合传统的方法与高科技的自动化的技术相统一,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则需要检验医学的正确指导。
作者:黄希;张佳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无明显的差异(P >0.05);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时,应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欧禹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 ICU 护士压力及干预方法,可以提高 ICU 护士的身心健康,以此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抽取该院2014年1月至12月 ICU护士35名,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 ICU 护士压力源后,实施干预措施后,再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 ICU 相同35名护士,再次填写调查问卷,对比实施干预措施前后,ICU 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ICU 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缺乏社会支持和心理培训等因素,都会导致 ICU护士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这些因素后,统计 ICU 护士实施干预措施前抑郁评分(2.55±0.74)分,焦虑评分(1.65±0.82)分,强迫(1.56±0.30)分;实施干预措施后,ICU 护士抑郁评分(1.20±0.45)分,焦虑评分(1.11±0.55)分,强迫(1.41±0.15)分;实施干预措施后,ICU 护理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干预措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ICU 护士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 ICU 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可见,应用干预措施能缓解 ICU 护士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吡美莫司和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入该院就诊的12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吡美莫司组给予吡美莫司乳膏3次/d;曲安奈德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20 mg/次,1次/w。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糜烂面面积、疼痛的程度、显效所用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不同。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糜烂面和疼痛程度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吡美莫司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大于曲安奈德组的75.0%;吡美莫司组和曲安奈德组患者呈显效所用时间平均为(15.98±6.49)d 和(15.32±5.9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美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燕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生活质量的反映,是成就事业和生活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早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要求中国公民积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医护工作者包括医护学生向公民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会回归自然生活,畅想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这也是我们极力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这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也会有直接地促进作用。
作者:李楠楠;燕秀红;姜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员工对现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满意度,分析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为优化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工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启东中医院所有员工采用自行编制的《江苏启东中医院绩效工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员工对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46分,满意度为一般;总体满意率为67.8%;因子分析发现员工对绩效工资分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绩效考核公正性”,“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各部门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沟通”方面。结论:我院员工对于施行的绩效工资考核和分配制度满意度一般,应进一步科学划分考核权重,细化分解考核内容,建立完善的考核分配制度,在公开公正的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优化机制,不断完善我院员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一线医疗人员队绩效工资改革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员工工作动力,提高本单位的整体医疗水平,促进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施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胃肠道反应饮食护理对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入住该院的69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别设观察组35例,采用术后饮食护理方法;设对照组34例,采用术后普通常规护理方法。在进行同样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营养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患者身体各项关于营养方面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提高(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给予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饮食护理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身体各项营养指标且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