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目的: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起到的影响展开研究总结。方法:择取在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于该院并留存档案的慢性疾病患者100名,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健康教育以及随访,对实验组则加以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随访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慢性病的知晓概率以及自我管理情况,并进行记录。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对于慢性病知晓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起到积极的影响,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龚开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 FIB 及 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可改善血液粘稠度、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作者:赵东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2例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因肝硬化腹水而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各含31例患者的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ALT、AST 及 A /T 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ALT、AST 以及 A /T 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更加显著。且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试验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77.4%和48.4%(P 均<0.05)。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60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 =30)和对照组(n =30),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术莲;蒋松;刘学永;李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全面性护理干预在提高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患者体位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治疗的100例视网膜脱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位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性体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体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5 d 的特殊体位累计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强对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的全面性体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体位依从性,确保手术的成功,值得推广。
作者:范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患者显效17例(40.48%),有效21例(50.00%),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供血情况,消除临床症状,起到温补心肾、提升心率的作用,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李红豆;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两个海拔高度藏族儿童 RBC、Hb、Hct 数据,并进行分析。方法:取日喀则周边县市满12周岁儿童221名,使用日本 Sysmex 公司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海拔高的世居藏族儿童 RBC、Hb、Hct 值低。结论:世居藏族儿童 RBC、Hb、Hct 并不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加。提示世居藏族儿童对低氧的适应不是以增加 RBC、Hb、Hct 来实现,可能有别的适应方式,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娜;谢慎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在脑保护装置下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支架置入情况良好,只有3例(6.98%)患者发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术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发现狭窄情况全部改善,支架未发生移位与断裂。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尤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具有糖尿病病程较长且多伴有心、脑、血管及肾、神经、眼等相关并发症,自身体内调节血糖的应激机制障碍,院外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及饮食、运动不规律等特点;从而导致血糖控制差、波动性大,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降糖治疗时其综合管理及安全性监测已引起广大内分泌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因此,在老年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应寻找一种既能良好降糖,又能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用药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姗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以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挑选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本科400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非急性心急梗死行急诊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00名患者组成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剩余200名患者组成的观察组实施的是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并就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短,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的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有明显的功效,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在其护理干预下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随之大大提高。
作者:李薇;祖明辉;毛福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骶髂关节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方式研究。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的40例骶髂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4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共有2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的后路双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椎弓根钉棒锡系统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时间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所用时间要小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并发症几乎没有。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方式在治疗骶髂关节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在实践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 <0.05)。结论:对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毒患者的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5例中毒患者,回顾分析这些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对这些患者病情的治疗做出研究分析。结果:205例中毒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因为中毒过深而导致死亡,占总人数的3.9%。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有73名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现象,占总研究人数的35.6%。另外,所有患者的插管均一次成功,在洗胃过程中有9例患者出现胃管堵塞以及胃管脱出,所有的患者在进行洗胃时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可以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病情发展。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要重视起这一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降低洗胃时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与机制均比较复杂,临床特征为咳喘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性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逐步深入,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在概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上,阐述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梁承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及分析在脑外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间该院接诊的患颅脑外伤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死亡率、致残率、植物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淑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并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胃泌素水平均及平均住院时间较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辅助治疗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耿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客观总结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临床治疗工作中落实中医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妇科、中医科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已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有患者20例,落实西药治疗;中医组有患者20例,落实中药治疗,并予以随访,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西医组入选对象有效率70.00%,中医组95.00%;中医组不良症状发生率5.00%(1/20),西医组25.00%(5/20)(P <0.05)。结论:将中医治疗方案落实至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治疗质量,避免不良症状出现,因此在妇产科内有继续推广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在工作上创新意识,改变作风。方法: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4起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原因,将信息反馈到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结论:将跟踪分析鉴定案例的工作常态化,增强医院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
作者:屈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医院档案是行政、后勤、科研以及资产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像以及音像等历史记录,这种历史记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档案是医院发展历史的缩影,在医院的改革、发展、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各行业中兴起并发展,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必须要进行的,更好的为医院的服务工作提供保证。本文就信息化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吴其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