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璐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患者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基本资料、保健知识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57例,有效率为93.3%。治疗结束后,86.5%患者转阴,依然有14.5%患者呈阳性。结论:引起阴道炎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具有很多关系,积极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宣教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指皮肤缺损采取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修复皮瓣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取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对照组36例则采取髂腹皮瓣游离修复,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也多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皮瓣Ⅰ期愈合率更高(P<0.05),随访半年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Ⅰ期愈合率高,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率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伟杰;刘建标;柴润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就临床路径在艾滋病合并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20例艾滋病合并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艾滋病合并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接收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和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扁桃体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和蓝芩口服液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4.42%;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和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理想,患儿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24.37±10.26)mmHg、舒张压(82.47±5.52)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34.54±11.59)mmHg、舒张压(85.36±4.81)mmHg;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
作者:沈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措施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正常产妇80例,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分娩,观察组主要采取无痛分娩措施进行分娩。结果:在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产妇分娩镇痛剂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分娩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王德勇;谢传信;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对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分组观察的方式进行,将该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入诊治的64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可分为药物组和反搏组,两组中均有32例患者。药物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反搏组则采用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病情好转及稳定情况,并对其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还需记录其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等数据。结果:经记录数据分析可知,反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药物组的81.25%,且猝死例数差距也较为明显,其疗效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指标数据可知,反搏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变化等指标数据治疗后改善数据均优于药物组(P<0.05)。对两组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改善数据分析可知,两组较治疗前数据均有改善,但反搏组的数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可见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在对心血管重症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猝死率,并可有效改善各项疾病指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郭鹏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1例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7.6%,对照组治愈率8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立强;胡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结果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常见传染病患者及同期接待的5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了血常规检查,分析其结果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结果:健康组的白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目均优于传染病组,差异显著。结论:血常规结果作为辅助、鉴别诊断指标,为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临床上应给予关注。
作者:李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研究要求,在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来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以盲抽的方式选取76例,按照随机等分原则,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施行常规护理,而路径组患者在护理中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施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在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和对照组相比,均比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为满意,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黄庆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中专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中医药高专中专部护理专业120名在校学生随机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性质、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结果:课堂问题行为主要集中于开学头一个月的下午。85.8%的学生确定有课堂问题行为;31.5%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型,68.5%为外向型,主要问题行为是玩手机;67.5%的问题行为出现在非专业课。结论:护理中专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普遍,主要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低下,外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欠妥。
作者:辛洁;刘艳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护理配合进行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23.53%(P<0.05)。研究组患者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促使机体快速康复,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则以常规治疗加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王敏;李晶;高玉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80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76.6%。UE检查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8.4%,准确率为96.6%。可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时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杜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人性化护理,以患者满意度、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满意率为96.7%,SAS评分降低,护理效果明显,另外,没有任何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生发生率为0。结论:针对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心理得到满足,更积极配合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海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36例患肛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观察,找到引起患者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的原因,为以后的肛肠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过肛肠疾病治疗并且接受了围术期的护理的患者36例,对其进行专业的围术期的心理以及生活上的护理,保证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有29例患者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得到了痊愈,这些患者都是在开始就很配合护理以及其他工作的患者,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在生活上难以进行自我约束。结论:围术期的护理要想得到一个好的效果,就要得到一个完整的护理周期,并有患者积极的配合的基础。
作者:宋丽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方法,而血流通路的创建是血透的关键,除进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之外,还需要应用短期性或者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以实现血透治疗。但血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D)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就对血透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所以,必须重视及加强血透导管护理,以减少相关感染发生,确保血透效果。为此,本文对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护理进行研究。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