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目的:旨在探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抗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MV)时间、总住院时间、检测血清PCT和CRP表达。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MV)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PCT和CRP表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和缓解炎症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况守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其中社区护士作为该团队中的主力军,对提高家庭团队服务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本文中,为进一步分析社区护理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笔者选择慢性管管理为例,于下文中从多个方面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作者:汪纪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进行剖宫产,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抽取我院进行剖宫产但是仅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和72消失的泌乳量。结果: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72 h平均泌乳量明显多余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左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协同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Ⅳ度、Ⅲ度缓解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亚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比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检出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检出41例,检出率为93.2%,对照组患者共检出35例,检出率为79.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检查期间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附件包块、胚芽、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例数与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过程中,为加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符合率,相对比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的4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经前臂背掌侧入路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尺桡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例切口感染,1例骨间背侧神经损伤),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通过前臂背掌侧入路进行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指皮肤缺损采取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修复皮瓣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取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对照组36例则采取髂腹皮瓣游离修复,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也多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皮瓣Ⅰ期愈合率更高(P<0.05),随访半年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Ⅰ期愈合率高,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率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伟杰;刘建标;柴润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运用药物及辅助方式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水平。方法:该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入住妇产科手术患者1886例,其中妇科患者804例,产科患者1082例,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膀胱区热敷,及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以缓解。结果: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及必要的心理疏导,患者术后均安全度过疼痛期,遵医嘱按时出院。
作者:郭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在急诊救治中的治疗方法、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该院急救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析60例患者的损伤类型和临床症状表现,根据患者的急救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较为常见的类型,患者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嗜睡、昏迷、心率不齐等临床症状表现。对照组患者痊愈出院率为53.33%,观察组患者痊愈出院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医生要根据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临床表现及时判断损伤类型,给予相应的急救治疗干预,急诊一体化救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颅脑外伤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对服药自杀患者实施洗胃急救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洗胃急救的72例服药自杀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洗胃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患者再次自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服药自杀患者的洗胃急救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促进急救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张琼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法治疗4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0%,保障了运动员克服伤病的同时又进行了系统的训练,让普通群众也减轻了痛苦。
作者:徐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本妇幼保健院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的运用情况作系统化评估,以期为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有效的参考凭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情况作出系统化的调查统计,并作科学的用药评估。结果:本妇幼保健院在调查期内共使用到3种第Ⅰ类精神药品,11种麻醉类药品。当中,除了芬太尼以外,各种药品的DUI值都低于1。结论:本妇幼保健院各种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指标基本达到规范用药标准。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艾滋病作为一种死亡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对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被列为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第四大杀手,是当前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由于自身传染性较强,所以在我国呈现出一种快速蔓延的趋势,从高危人群逐渐向一般人群发展。可以说,艾滋病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影响到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家庭和社会不和谐问题出现,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尤为关键的。由此,本文主要就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进行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控制措施,以求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易可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为保证企业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中药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保证规范现代化至关重要。目前国内许多中药生产加工企业缺乏质量标准意识,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可靠,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压力。针对这一问题,中药生产加工企业自身应提升中药产品质量意识,加强中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班谨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母乳是婴儿适宜天然的饮食,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为重要。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心理与智力的正常发育,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妈妈护理孩子也很方便。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保证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锡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给予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方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得到确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比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采取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方式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方法:根据该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术后护理。结果:经术后护理干预,前来我院治疗的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20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效率为0。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需要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所保障,患者满意度比较高,比起过去的患者来说,加强护理后,取得的效果比较好。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80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76.6%。UE检查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8.4%,准确率为96.6%。可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时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杜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