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李辉;李咏梅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预见性护理干预, 术后并发症,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

    讨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产后抑郁症患者50例,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运动饮食及个人卫生干预等护理要点,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这些诸多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6例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治疗),采用 Borden 氏测量法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全部治疗有效,对照组中19例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积分相对于治疗后均有所升高(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推拿法,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厚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症肺炎通过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旨在探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抗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MV)时间、总住院时间、检测血清PCT和CRP表达。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MV)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PCT和CRP表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和缓解炎症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况守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对该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实施职业防护措施,对比分析实施前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该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职业防护后,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了工作规程,并进一步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职业暴露、职业危险逐渐降低。结论: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给予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危险事件的出现,确保护理职业安全。

    作者:姜欣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感染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感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介其效果。方法:将在该科的护理实习生96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考核。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出科考试成绩(理论操作)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使护生尽快掌握和适应临床科室的工作需求,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杨艳红;周玲;蔡永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

    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法治疗4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0%,保障了运动员克服伤病的同时又进行了系统的训练,让普通群众也减轻了痛苦。

    作者:徐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避免了压疮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凌晓菁;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银川市某社区5922例健康体检者常规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银川市某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参加体检的5922名居民的生化检测结果,并对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G测定值在年龄间有显著性差异。ALT、AST、TBIL无显著性差异,UA,CR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结论:TC、TG阳性率偏高,应有针对性地对本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加强宣传力度,多方面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孟勇;陈慧英;张宁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以慢性病管理为例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其中社区护士作为该团队中的主力军,对提高家庭团队服务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本文中,为进一步分析社区护理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笔者选择慢性管管理为例,于下文中从多个方面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作者:汪纪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试论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护理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有效护理预防控制措施前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67%、81.2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控制效果。

    作者:林丽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9例,占比98.0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39例,占比78.0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实施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鼻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振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慢支急性发作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在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3例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实施相应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复发率。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皎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患者的住院成本,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科学化发展。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为已确诊的某种疾病的患者而制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是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为一体,针对病重患者发展了一套治疗程序。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主要表现在心肌出现缺血的情况,导致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状态。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成本,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科学化发展。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2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火针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麻木、酸胀和重坠等不适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麻木、酸胀和重坠等不适感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火针针灸疗法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减少患者疼痛感,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美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7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35例。参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在这一基础上针对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制定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指标。结果:实验组42例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38%、护理满意度为95.24%;参照组分别为13.16%、15.79%以及84.21%。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预防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雾化治疗的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及全程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雾化治疗的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及全程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儿实施全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常规护理进行优化,并采取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优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徐高秀;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1%,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滕云;姜欣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

    目的:旨在探讨本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分析所选病例的住院科室、用法用量、用药理由、应用疾病、符合说明书应用指征及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标准和血清白蛋白浓度等资料。结果:我院有13个临床科室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患者疾病涵盖15种,其中以癌症患者人血白蛋白用量高,患者人血白蛋白用量主要为20~30 g,用药理由主要为补充低蛋白血,使用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分布主要为21~28 g/L。结论:医院应用人血白蛋白范围较广及频次较多,易导致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医院增强对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中各环节监管。

    作者:杨圣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孕妇单纯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并由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感染、剖宫产率总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减少孕妇产后出血、感染和剖宫产的几率,更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