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在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程立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选9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中,终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化疗的效果,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大力进行推广。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旨在探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妇科门诊收治160例拟行经无痛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依托咪酯组80例和丙泊酚组80例,依托咪酯组行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丙泊酚组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监护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值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评估两组患者麻醉后1 h的疼痛评分效果。结果在麻醉后5 min和手术结束时,依托咪酯组的MAP、HR检测值显著高于丙泊酚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刻的SpO2检测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依托咪酯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依托咪酯组意识恢复时间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依托咪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故建议首选该麻醉剂,并选择合适镇痛药配伍。
作者:李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溧阳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思密达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且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5±1.9)d短于对照组(6.4±2.5)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志娟;钟剑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会阴直切手术切口中皮内美容缝合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行会阴直切手术的患者8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应用皮内美容缝合,再选择医院同期接收采用同种手术的患者80例(对照组),手术切口常规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直切手术切口中应用皮内美容缝合后,可缩短手术缝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伤口愈合状况良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金艳;钟卫;张华;鲍茹蓉;葛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4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62例,分别采用常规修复和口腔种植修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数值。结果:乙组患者治疗结果总评分(93.6±3.3)分,明显高于甲组分值[(77.5±3.9)分,P<0.05]。结论:针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案,与传统修复相比,前者在固定、咀嚼、舒适、美观及语言表达上效果更佳,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宁;丁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为患者早期诊断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内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20例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方面,20例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4例患者行电凝电切、10例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6例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1例患者ESD治疗后另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对其不定期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及早发现并治疗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效果理想,基本不会转移或复发。
作者:曹刚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成分为30g瓜蒌,25g葛根,20g白芍,15g丹参、茯苓、薤白,12g姜竹茹,10g柴胡、桂枝、延胡索、郁金、党参、法半夏,9g陈皮。1剂/d,水煎至200 ml,早晚各一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潘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策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9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妊娠终末期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丁慧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yynw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在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3例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实施相应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复发率。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皎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牙髓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配合治疗依从率92.31%,对照组患者配合治疗依从率为74.36%;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明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A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采用常规根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疗效较B组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的长远效果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
作者:邰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行纤支镜肺活检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该院进行纤支镜肺活检术的患者64例,依照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2例在常规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程度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改善(P<0.05)。结论:通过干预措施的应用降低了患者负性情绪,护理质量提升。
作者:廖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中专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中医药高专中专部护理专业120名在校学生随机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性质、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结果:课堂问题行为主要集中于开学头一个月的下午。85.8%的学生确定有课堂问题行为;31.5%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型,68.5%为外向型,主要问题行为是玩手机;67.5%的问题行为出现在非专业课。结论:护理中专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普遍,主要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低下,外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欠妥。
作者:辛洁;刘艳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本妇幼保健院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的运用情况作系统化评估,以期为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有效的参考凭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情况作出系统化的调查统计,并作科学的用药评估。结果:本妇幼保健院在调查期内共使用到3种第Ⅰ类精神药品,11种麻醉类药品。当中,除了芬太尼以外,各种药品的DUI值都低于1。结论:本妇幼保健院各种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指标基本达到规范用药标准。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60例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以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输卵管畅通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正常受孕率高达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输卵管畅通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研究组自然流产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不仅可以提高正常受孕率,降低自然流产率,而且可以改善输卵管畅通率,有不错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邓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宫颈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α-干扰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5.4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朴淑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中开展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于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麻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护理中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管理路径进行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患炎症性肠病的50例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1~6月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2015年7月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前相比,本组50例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虹池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