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潘洋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 西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成分为30g瓜蒌,25g葛根,20g白芍,15g丹参、茯苓、薤白,12g姜竹茹,10g柴胡、桂枝、延胡索、郁金、党参、法半夏,9g陈皮。1剂/d,水煎至200 ml,早晚各一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效果加以评估总结,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着重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开展该院的护理创新管理工作,将每一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具体工作结果与2014年之前该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在项目管理理论下,我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的质量水平明显上升,临床护理理念充分做到了与时俱进、护理措施更加完善与2014年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差异显著(P<0.05)。结论: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效果限制,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行宫外孕手术的患者8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护理配合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2%(P<0.05)。研究组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效果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爆发性心肌炎1例的护理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简称,ECMO的原理是将体内静脉血引到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将静脉血引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代替心肺的作用,让心肺得以休息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1]。ECMO设备的功能是暂时代替心脏(血泵)和肺(氧合器)的生理作用,与通常手术室中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应用的体外循环相似,区别在于运转时间更长[2]。一旦ECMO系统开始工作,可以完全代替患者心肺的功能,使得心肺可以得到休息而恢复。2015年4月,本院收治一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患儿,当天患儿突发胸闷、气促,恶心,伴呕吐一次,含少量淡血性痰液,心率增加至180次/次左右,伴SpO2降低至80%左右,经专家会诊,考虑爆发性心肌炎,予ECMO治疗,经过七天的ECOM应用,患儿顺利撤机,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难产学术思想考

    难产又被称之为异常分娩,会对母婴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在文中主要就难产进行学术思考,从中医思想之中汲取精华,为母婴安全提供更多的保护。

    作者:张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给予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方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得到确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比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采取气管镜吸痰及镜下给药方式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37例(137眼)重度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体位安置和出院宣教等。结果: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病人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指导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胡静;闵腊英;黎晴;李虹;肖莉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管理路径进行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患炎症性肠病的50例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1~6月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2015年7月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前相比,本组50例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虹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分别实施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6 h疼痛评分、术后3 d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对术后吻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术后采取人工吻合,观察组采用机械吻合。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吻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而在对比治疗费用的时候,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与吻合狭窄率的时候,发现两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吻合狭窄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比人工吻合操作方法,食管癌患者实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胃机械吻合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显著,但会增加治疗吻合费用,提高吻合狭窄率,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吻合方式,以期获得佳吻合效果。

    作者:张启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痛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头宣教;实验组患者应用音视频对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疼痛自我护理技能,止痛效果,癌痛患者的舒适度等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音视频使用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心理护理对服药自杀患者洗胃急救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在对服药自杀患者实施洗胃急救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洗胃急救的72例服药自杀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洗胃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患者再次自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服药自杀患者的洗胃急救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促进急救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张琼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及药学服务对策

    目的: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药学服务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中药治疗、出现不良发育的患者的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较其他年龄段患者高(P<0.05),究其原因,主要受到患者自身因素及药学服务因素的影响。结论:对服用中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服务时,临床上应该优化药学服务,做好药材管理工作,给予患者全方位用药指导,以提高用药安全,使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得到有效降低。

    作者:邱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有25例,好转的有10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2.11%;试验组患者治愈的有15例,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有15例,总有效率为60.53%。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好于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对于病情严重,无法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手术方式则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临床上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时,正确的选择治疗方式,把握治疗时机十分关键。

    作者:朱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中职学校中医教学体会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领域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中职教育面临的危机也随着教育改革而显现出来,如何改善中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术中配合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17.39%(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2±0.3)h,低于对照组(3.2±0.6)h(P<0.05)。结论: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谢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过敏反应患者18例(26.09%);胃肠道反应患者26例(37.68%);瑞士综合征患者9例(13.04%);水杨酸反应患者12例(17.39%);肝损害患者4例(5.80%);给予对症治疗并停止使用药物后,患者的以上不良反应均全部消失。结论: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虽然较为显著,但是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大程度的降低。

    作者:翟建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胸部X线联合CT在肺部感染早期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X线联合CT在肺部感染早期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55例,观察对比本组患者经单纯X线与X线联合CT检查肺部感染早期的阳性诊断率。结果:X线联合CT对肺部感染早期的阳性诊断率为94.55%,高于单纯X线的(81.82%,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效果可靠,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诊疗质量。

    作者:吴丽君;王君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方法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是治疗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方法,而血流通路的创建是血透的关键,除进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之外,还需要应用短期性或者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以实现血透治疗。但血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D)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就对血透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所以,必须重视及加强血透导管护理,以减少相关感染发生,确保血透效果。为此,本文对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护理进行研究。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症中医定位辨证与骨密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中医定位辨证与骨密度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中医定位辩证和骨密度水平的关系。结果:本组240例患者,脏腑定位中属肾脏所占比重高于其他脏腑(P<0.05);同一部位不同脏腑间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中医定位辩证和骨密度水平无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中应遵循中医辩证治疗,结合患者具体证型,给予个性化治疗。

    作者:洪金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