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朱磊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有25例,好转的有10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2.11%;试验组患者治愈的有15例,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有15例,总有效率为60.53%。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好于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对于病情严重,无法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手术方式则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临床上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时,正确的选择治疗方式,把握治疗时机十分关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研究运用药物及辅助方式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水平。方法:该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入住妇产科手术患者1886例,其中妇科患者804例,产科患者1082例,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膀胱区热敷,及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以缓解。结果: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及必要的心理疏导,患者术后均安全度过疼痛期,遵医嘱按时出院。

    作者:郭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总耗时、湿罗音消失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朱兴婕;陈永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术中配合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17.39%(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2±0.3)h,低于对照组(3.2±0.6)h(P<0.05)。结论: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谢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探讨通过对子宫肌瘤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有效心理干预,为即将行该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健康教育、认知治疗、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有利患者配合治疗,提高自护能力,并能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宫颈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α-干扰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5.4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朴淑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PCT、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1例,经痰培养检测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感染组102例及非感染组89例,同时收集118例COPD稳定期在门诊随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CT、hs-CRP。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AECOP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与COPD稳定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中感染组患者PCT、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稳定期组,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COPD严重程度及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

    作者:吴颖;高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针对体弱儿童实施的一种有效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体弱儿童的体质,使其健康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婴幼儿免疫力下降,体质出现问题的现象颇多。本文就以体弱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患有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根据干预效果总结出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杨文云;罗开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痛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头宣教;实验组患者应用音视频对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疼痛自我护理技能,止痛效果,癌痛患者的舒适度等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音视频使用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中远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早期实行护理干预在中远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用Harris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院外随访1月、3月、6月以及12月的恢复情况,并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及1年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院内以及院外恢复效果比较得出:实验组患者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除术后1月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时间段患者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均高于手术前,且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狂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中远期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时婧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脓肿的CT诊断

    目的:分析探讨CT诊断在肝脓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脓肿22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病灶可见多房,呈蜂窝状。增强扫描多数病例动脉期脓肿壁及分隔明显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部分病例动脉期病灶周围肝实质明显强化,壁及分隔强化不明显。结论: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红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男护士带教的经验与体会

    本文主要结合男护士的心理特点,分析总结男护士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强化男护士的心理素质,激发工作兴趣,提高男护士对专业角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更好的适应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莫显祥;周爱花;尹雪冰;袁燕霞;邵卫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分层管理前护理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离职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分层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政工干部如何提高整体素质使之与新医改相适应

    新医改提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提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提高医院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可同医改相适应,这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作者:吕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青年人群消化性溃疡发生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35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青年人为常规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精神压力、Hp感染、家族史和NSAIDs药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消化性溃疡。结论:引发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有必要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还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Writ信号途径及其受体分子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关系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抑制正常骨髓造血。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病因尚未明确,与某些因素有关,如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近的研究提示,基因的甲基化及染色体某些区域缺失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在此,简要阐述Wnt信号途径及其受体分子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关系。

    作者:江棋;徐小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病情发展缓慢,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面流程管理在优化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管理中,全面流程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常规管理对照组,2015年全面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再生物品数、一次性物品数、下送率、器械包内物品率以及无菌物品发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佘建妹;陈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科门急诊实施预约输液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时间较长的方法。方法:为输液2天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制定预约输液服务方案、张贴温馨提示、制定流程、制定预约输液卡并实施,对实施预约服务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约输液治疗组的患者等待时间要短于未预约输液组(R未预约组=1876.15,R预约组=2356.03,Z=-13.622,P=0.000)。结论:预约输液的实施可以让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显著的分流的拥堵的病人,减轻了高峰期护士的压力,改善了输液秩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