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燕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护理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有效护理预防控制措施前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67%、81.2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控制效果。
作者:林丽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进餐、准确评估食物、标准安排饮食及计划控制饮食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效果理想,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翠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至今我院ICU患者,所有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皮肤破溃、糜烂。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1)研究组和党组织ICU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4%、10%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ICU患者压疮的发生,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作者: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其中社区护士作为该团队中的主力军,对提高家庭团队服务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本文中,为进一步分析社区护理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笔者选择慢性管管理为例,于下文中从多个方面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作者:汪纪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中国癌症患者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其在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对于患者的正常器官与组织也存在一定的损害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为肿瘤科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做好其药学监护工作非常的必要,本文就主要对肿瘤科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予以简单探讨,结合肿瘤科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给药环节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体会,总结其具体工作内容及模式,对于实际的肿瘤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评估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从该院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和评估对象,随机把18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健康指导,治疗过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其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采用常规方法和健康指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国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早期胃癌诊断结果影响治疗时机,高效准确的诊断早期胃癌有利于尽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本文主要论述早期胃癌放射诊断现状以及进展。
作者:曹建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该院收治6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合适的围手术期护理,现66例患者均已顺利、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痊愈出院。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偏头痛应用西比灵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门诊偏头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38例应用西比灵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38例单独应用西比灵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较对照组的76.32%(29/38)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4、8 w,观察组的头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头痛应用西比灵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头痛症状消退,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善护理服务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0例住院病患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其中2014年1月份前的300例患者为常规基础护理,进入2014年1月份后,医院开始改善护理服务。分析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比较护理服务改善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技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熟练度、护理主动性、护理流程规范性、护理沟通技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以往的医疗护理服务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郝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系统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4例血液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均为37例;两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均得到改善,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优于对比组的82.4%,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于利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58例为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经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了其生存质量,控制了其血糖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孙敏;徐星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舌侧正畸粘结技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行舌侧正畸粘接治疗后采取临床护理配合患者120例,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满意度90%,其中非常满意为50例、满意为58例、一般为19例、不满意为2例。结论:在舌侧正畸粘结治疗前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能够切实的提升治疗效率,同时通过调查分析也充分证实可以达到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肖曦;梅源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作用。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12例需进行肾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6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忧郁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进而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媛媛;王良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9例,占比98.0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39例,占比78.0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实施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鼻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振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对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分组观察的方式进行,将该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入诊治的64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可分为药物组和反搏组,两组中均有32例患者。药物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反搏组则采用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病情好转及稳定情况,并对其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还需记录其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等数据。结果:经记录数据分析可知,反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药物组的81.25%,且猝死例数差距也较为明显,其疗效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指标数据可知,反搏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变化等指标数据治疗后改善数据均优于药物组(P<0.05)。对两组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改善数据分析可知,两组较治疗前数据均有改善,但反搏组的数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可见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在对心血管重症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猝死率,并可有效改善各项疾病指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郭鹏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手术安全的手术室护理隐患及对策。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365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年来骨科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各类隐患的发生。结果:通过完善相关的手术室护理的规范后,骨科手术室的护理效果明显得到完善,而且不安全因素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结论:强化骨科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可以防止各类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夏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流行状况,为指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病例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其中年龄在21~45岁间的患者发病率为55.37%;在46~60岁的发病率为27.03%;大于60岁的患者发病率为5.14%,21~45岁属于梅毒高发期。结论:根据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流行状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极为必要。
作者:严一成;田海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作者:周孝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该院接收的10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抑郁及焦虑状态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及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两组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21.5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改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