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明
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总耗时、湿罗音消失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朱兴婕;陈永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报告了4例在皮肤科临床上不合理(滥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并进行了讨论;目的在于提醒皮肤科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虎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定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检查中行64层螺旋CT诊断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筛选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因冠状动脉狭窄进入本院诊疗的60例患者,均予以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再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所得结果客观比对。结果:结果表明,轻度狭窄患者敏感度69.62%、特异度98.88%、准确率94.48%;中度狭窄患者分别是81.54%、99.13%、96.95%;重度狭窄患者分别是91.85%、98.21%、96.57%。结论:在对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64层螺旋CT方案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准确率以及特异度,值得推荐。
作者:阚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溧阳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思密达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且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5±1.9)d短于对照组(6.4±2.5)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志娟;钟剑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手段对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作为本光华研究中的循证护理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另抽取50例同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一般护理组,只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感染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感染率为18.0%;优于一般护理组并发感染率42.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有效降低感染率。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干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抽取66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分组,研究组(n=66)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n=33)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6.1%,远低于对照组的21.2%(P<0.05),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干预效果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快速缓解其重症肌无力症状。
作者:王维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病案教学法逐渐被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用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作为西医临床学必修课程之一,西医内科学课程中必背的内容过多,某些病理特征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病案教学法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病案教学法的优势和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病案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本妇幼保健院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的运用情况作系统化评估,以期为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有效的参考凭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情况作出系统化的调查统计,并作科学的用药评估。结果:本妇幼保健院在调查期内共使用到3种第Ⅰ类精神药品,11种麻醉类药品。当中,除了芬太尼以外,各种药品的DUI值都低于1。结论:本妇幼保健院各种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指标基本达到规范用药标准。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患者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基本资料、保健知识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57例,有效率为93.3%。治疗结束后,86.5%患者转阴,依然有14.5%患者呈阳性。结论:引起阴道炎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具有很多关系,积极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宣教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25例,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有乳腺癌的患者8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FNAC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判断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4.25%,FNAC为98.85%,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82.76%、73.68%,FNAC分别为94.25%、89.47%,敏感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AC操作简单,安全快读,可较准确、敏感的诊断乳腺癌,因此,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参数,对患者进行预警,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及上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完善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应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丹丹;罗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2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曾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孕妇单纯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并由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感染、剖宫产率总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减少孕妇产后出血、感染和剖宫产的几率,更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7.5%。结论:硫酸镁对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丁粉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母乳是婴儿适宜天然的饮食,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为重要。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心理与智力的正常发育,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妈妈护理孩子也很方便。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保证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锡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检验科微生物室近年来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因素、化学试剂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结论:针对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应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其生物安全性。
作者:孙镇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治疗效果,总结内科急性腹痛管理经验。方法:2015年,全年医院共收治急腹症544例,继续给予解痉、退热、输液等基础资治疗,尚未明确诊断者,给予对症治疗,明确诊断者,根据既往路径,或患者的要求,采取合适的药物为主的方法治疗,部分联合内镜、穴位按摩、经肠道灌注用药、腹腔灌洗引流等治疗,住院期间出现的急性腹痛,偶发性可不给于处理,阵发性、持续性发作详细了解疼痛的病因,给予镇痛解痉药物处理,部分患者联合耳穴按压,针对病因治疗。结果:转外科13例,转ICU 患者25例;患者住院平均(4.5±1.2)d,并发症发生率4.96%(27/544),住院期间有急性腹痛64.71%(352/544),其中阵发性占9.66%(34/352)。结论: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并不困难,对于以腹痛入院者,除给予基础治疗外,需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因治疗,但并不能完全控制急性疼痛,需做好对症处理。
作者:马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分娩的孕产妇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73例),与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73例)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价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73例患者在接受了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后,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63%;对照组为86.3%;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自然分娩79.45%,对照组50.6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时,可开展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力保障孕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A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采用常规根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疗效较B组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的长远效果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
作者:邰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结合中医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3%,P<0.05)。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迅速恢复患者体温,消除睾丸的疼痛与肿胀,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肃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