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叶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照组49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比较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静脉血的检查结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76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按照是否为心衰情况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荧光免疫法对血浆脑钠肽(BNP)进行检测,通过心脏超声对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结果:此研究中数据经对比分析可知,心衰组患者的BNP水平以及LVEF均高于非心衰组患者,同时其敏感性经计算后为94.73%,特异性经计算后为92.11%,漏诊率经计算后为5.27%。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荧光免疫法对BNP进行检测对心衰诊断具有较强的敏感特异性,可以将其视为临床鉴别诊断的观察指标。
作者:刘英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的配合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手术护理。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手术护理干预,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田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宫颈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α-干扰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5.4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朴淑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法治疗4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0%,保障了运动员克服伤病的同时又进行了系统的训练,让普通群众也减轻了痛苦。
作者:徐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是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将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收治的61例患者,此期间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此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比较两组医患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患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泌尿外科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欣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肺栓塞(PE )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外科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或使用止血药物、肢体、软组织严重创伤、原发下肢血管性疾病、合并慢性心肺疾病,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2]。
作者:项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CEI类药物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血肌酐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造影前、造影后72 h内抽血查血清肌酐。结果:ACEI组肌酐在造影术后未见增加,甚至有下降。无一例造影剂肾病发生。结论:ACEI类药物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由心肌缺乏血液而导致的坏死我们通常定义为心肌梗死。心肌坏死通常是建立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之上,表现为冠状动脉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的血量急剧的减少甚至停止供血,从而导致心肌长时间处于较严重的缺血状态。在患者中其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胸部剧痛、全身感觉发热、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以及相应的有关病症的标记物数量不断的增加,同时患者的心电图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冠心病比较严重的分类当中,其多表现为心率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心力发生急剧的衰竭和出现心源而导致的休克。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判定。方法:该院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不仅如此,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结合中医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3%,P<0.05)。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迅速恢复患者体温,消除睾丸的疼痛与肿胀,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8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子宫脱垂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时候予以人性化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林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选择五官超短波电疗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赵瑞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王德勇;谢传信;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作者:周孝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手段对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作为本光华研究中的循证护理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另抽取50例同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一般护理组,只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感染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感染率为18.0%;优于一般护理组并发感染率42.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有效降低感染率。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治疗,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改善,而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比常规组约高17%,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距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治疗值。
作者:张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及理化检验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患者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基本资料、保健知识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57例,有效率为93.3%。治疗结束后,86.5%患者转阴,依然有14.5%患者呈阳性。结论:引起阴道炎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具有很多关系,积极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宣教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