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红;周玲;蔡永勤
目的:研究运用药物及辅助方式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水平。方法:该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入住妇产科手术患者1886例,其中妇科患者804例,产科患者1082例,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膀胱区热敷,及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以缓解。结果: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及必要的心理疏导,患者术后均安全度过疼痛期,遵医嘱按时出院。
作者:郭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旨在掌握本院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并接受抗菌药治疗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药使用及病情诊疗和辅助检查等在院治疗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在201例手术患者中,1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当日比例为53.19%,术前比例为29.79%,总比例为82.98%;2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当日比例为43.19%,术前比例为33.33%,总比例为77.08%;3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当日比例为41.67%,术前比例为33.33%,总比例为75%,三种手术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患者共135例中,联用不适宜患者比例25.93%;用法用量不适宜患者比例25.93%;溶媒选择不适用患者比例32.59%,用法用量不适宜比例高(P<0.01),不合理用药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合理用药比例(P<0.01)。结论:分析医院抗菌药合理用药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我国医疗质量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刘银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对术前癌症患者存在心理危机的临床现状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危机干预措施,发掘希望,对于帮助其克服心理危机,对于其提高手术配合,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和术后继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玉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自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收入院的124例新生儿,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2%,护理满意率为96.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9.0%,护理满意率为83.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学习。
作者:周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方法,而血流通路的创建是血透的关键,除进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之外,还需要应用短期性或者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以实现血透治疗。但血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D)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就对血透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所以,必须重视及加强血透导管护理,以减少相关感染发生,确保血透效果。为此,本文对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护理进行研究。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与其它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58例心血管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抽取58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生化指标,对其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水平为(3.26±1.02)mol/ml,高于对照组(2.34±0.59)mol/ml,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10.352,P<0.05)。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结论:心血管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浓度会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升高而升高,成为评估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翠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患者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基本资料、保健知识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57例,有效率为93.3%。治疗结束后,86.5%患者转阴,依然有14.5%患者呈阳性。结论:引起阴道炎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具有很多关系,积极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宣教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管理路径进行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患炎症性肠病的50例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1~6月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2015年7月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前相比,本组50例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虹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医院感染科中,基于职业自身特性,护理人员往往面临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护理人员不注重自我防护,将很可能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医院感染科仍然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院必须认识到感染科实际情况,促进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本文主要对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林燕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CT诊断在肝脓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脓肿22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病灶可见多房,呈蜂窝状。增强扫描多数病例动脉期脓肿壁及分隔明显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部分病例动脉期病灶周围肝实质明显强化,壁及分隔强化不明显。结论: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红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佳时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10例,均行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奥硝唑+铝碳酸镁)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70例用药7 d,B组70例用药10 d,C组70例用药14 d,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与C组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躯体症状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强迫症状评分、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偏执症状评分、恐怖症状评分、敌对症状评分、精神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奥硝唑+铝碳酸镁)10 d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为愈合佳时效。
作者:余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60例经CT血管造影检查的疑似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处理、研究与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全方位评定并给予诊断,评价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与治疗脑血管当中的实际价值。结果:经CT血管造影诊断,血管性病变51例,无异常9例,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85.0%。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表明,可能患有脑动脉瘤病症19例,经检查没有发现其异常现象,其他病人与诊断一致。结论:在诊断与治疗脑血管当中,CT血管造影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徐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35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青年人为常规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精神压力、Hp感染、家族史和NSAIDs药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消化性溃疡。结论:引发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有必要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护理配合进行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23.53%(P<0.05)。研究组患者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促使机体快速康复,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医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83例患者分为三联组和中医组。三联组以西药治疗;中医组给予中医半夏泻心汤治疗。研究评估:(1)总缓解率、治愈率、愈合率;(2)副反应率。结果:(1)中医组对比三联组总缓解率、治愈率、愈合率更高,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2)中医组对比三联组副反应率更低,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病情,促进溃疡愈合,用药安全性高于西医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柏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24.37±10.26)mmHg、舒张压(82.47±5.52)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34.54±11.59)mmHg、舒张压(85.36±4.81)mmHg;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
作者:沈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社区跟进式护理在老年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入住该院的9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住院时的单双数编号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社区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且患者对其护理的满意程度、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比较的结果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社区跟进式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运动能力,获得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痛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头宣教;实验组患者应用音视频对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疼痛自我护理技能,止痛效果,癌痛患者的舒适度等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音视频使用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至今我院ICU患者,所有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皮肤破溃、糜烂。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1)研究组和党组织ICU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4%、10%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ICU患者压疮的发生,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作者: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