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中专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探讨

辛洁;刘艳佳

关键词:护理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中专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中医药高专中专部护理专业120名在校学生随机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性质、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结果:课堂问题行为主要集中于开学头一个月的下午。85.8%的学生确定有课堂问题行为;31.5%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型,68.5%为外向型,主要问题行为是玩手机;67.5%的问题行为出现在非专业课。结论:护理中专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普遍,主要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低下,外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欠妥。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分别实施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6 h疼痛评分、术后3 d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研究运用药物及辅助方式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水平。方法:该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入住妇产科手术患者1886例,其中妇科患者804例,产科患者1082例,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膀胱区热敷,及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以缓解。结果:通过药物镇痛、抚触、指压穴位及必要的心理疏导,患者术后均安全度过疼痛期,遵医嘱按时出院。

    作者:郭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警惕在皮肤科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的滥用附4例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作者报告了4例在皮肤科临床上不合理(滥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并进行了讨论;目的在于提醒皮肤科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虎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三点微创手术应用至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筛选52例于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因双眼皮出现不对称问题于该院接受整形修复的患者,选择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内有不对称双眼皮患者26例,行传统手术;观察组内有不对称双眼皮患者26例,选择三点微创手术,并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术后进行随访,对照组26例有效率69.23%(18/26),观察组26例为96.15%(25/26),(P<0.05)。结论:选择三点微创手术对不对称性双眼皮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不对称性双眼皮患者修复质量,可推荐。

    作者:王金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4例手术护理的配合研究

    目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的配合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手术护理。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手术护理干预,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田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行宫外孕手术的患者8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护理配合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2%(P<0.05)。研究组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效果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对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分组观察的方式进行,将该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入诊治的64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可分为药物组和反搏组,两组中均有32例患者。药物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反搏组则采用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病情好转及稳定情况,并对其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还需记录其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等数据。结果:经记录数据分析可知,反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药物组的81.25%,且猝死例数差距也较为明显,其疗效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指标数据可知,反搏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变化等指标数据治疗后改善数据均优于药物组(P<0.05)。对两组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改善数据分析可知,两组较治疗前数据均有改善,但反搏组的数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可见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在对心血管重症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猝死率,并可有效改善各项疾病指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郭鹏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病案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病案教学法逐渐被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用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作为西医临床学必修课程之一,西医内科学课程中必背的内容过多,某些病理特征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病案教学法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病案教学法的优势和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病案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西比灵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偏头痛应用西比灵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门诊偏头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38例应用西比灵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38例单独应用西比灵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较对照组的76.32%(29/38)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4、8 w,观察组的头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头痛应用西比灵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头痛症状消退,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延续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星星;孙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还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舌侧正畸粘接技术的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对舌侧正畸粘结技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行舌侧正畸粘接治疗后采取临床护理配合患者120例,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满意度90%,其中非常满意为50例、满意为58例、一般为19例、不满意为2例。结论:在舌侧正畸粘结治疗前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能够切实的提升治疗效率,同时通过调查分析也充分证实可以达到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肖曦;梅源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1例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7.6%,对照组治愈率8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立强;胡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皮内美容缝合在会阴直切手术切口中的临床运用研究

    目的:观察会阴直切手术切口中皮内美容缝合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行会阴直切手术的患者8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应用皮内美容缝合,再选择医院同期接收采用同种手术的患者80例(对照组),手术切口常规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直切手术切口中应用皮内美容缝合后,可缩短手术缝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伤口愈合状况良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金艳;钟卫;张华;鲍茹蓉;葛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自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收入院的124例新生儿,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2%,护理满意率为96.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9.0%,护理满意率为83.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学习。

    作者:周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A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采用常规根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疗效较B组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的长远效果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

    作者:邰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方案治疗,实验组采用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术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远高于对照组的66.7%,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月、12月时病情复发率均为0.0%,同期对照组病情复发率分别为23.3%、4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病情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便携式车载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途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治疗效果,以提高院前急救途中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方法: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院前急救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转运途中使用便携式车载呼吸机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用机前低于90%至用机后10~20 min达到95%以上。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转运救途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效果明显高于使用鼻导管(鼻塞)吸氧和单纯的面罩吸氧。

    作者:李潜东;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首先分析患者细菌检验的检验的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要命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为阴性的有40例,阳性20例,主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等;感染的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药物、培南类药物等较为敏感,而对于环丙沙星、头孢克洛、氨苄西林等基本耐药;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相比,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总疗程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更加有效的药物,并且好采用分阶段治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作者:刘敏;董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氟桂利嗪对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氟桂利嗪对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活动的实施选择的是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作为对象。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所有患者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得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取得临床效果。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时候,观察组患者92.7%高于对照组75.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时候,相对比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氟桂利嗪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还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珍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