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董井伟
目的:系统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4例血液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均为37例;两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均得到改善,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优于对比组的82.4%,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于利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时的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和心电图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程度及心电图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有优势,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曹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行宫外孕手术的患者88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护理配合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2%(P<0.05)。研究组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案效果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医院感染科中,基于职业自身特性,护理人员往往面临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护理人员不注重自我防护,将很可能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医院感染科仍然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院必须认识到感染科实际情况,促进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本文主要对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林燕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1]。GDM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及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2,3]。目前临床上关于其治疗、分娩时机、分娩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试图回顾性分析GDM孕妇采用不同分娩分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党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起,对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采用集中清洗、包装,并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将实施前的相关数据列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由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的清洗、包装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包装及清洗质量,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潜在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检验科微生物室近年来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因素、化学试剂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结论:针对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应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其生物安全性。
作者:孙镇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以该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7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7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对比两组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时渗血量比较有差异(P<0.05)。结果:(1)两组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时渗血量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PICC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缩短肿瘤picc置管患者穿刺置管时间和减少穿刺时渗血量及并发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6例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治疗),采用 Borden 氏测量法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全部治疗有效,对照组中19例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积分相对于治疗后均有所升高(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推拿法,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厚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首先分析患者细菌检验的检验的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要命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为阴性的有40例,阳性20例,主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等;感染的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药物、培南类药物等较为敏感,而对于环丙沙星、头孢克洛、氨苄西林等基本耐药;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相比,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总疗程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更加有效的药物,并且好采用分阶段治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作者:刘敏;董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型髓内钉在前臂尺桡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前臂尺桡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髓内钉进行固定。观察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根据Grace-Eversman前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前臂功能。结果: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以末次随访结果为标准进行Grace -Eversman评分:18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差,优良率达95.8%。结论:前臂微型髓内钉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及再骨折率低的优点。
作者:高磊;吴一雄;陆佳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宫颈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α-干扰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5.4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宫颈炎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朴淑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该院曾接收的焦虑症患者104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及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改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较明显;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中护理满意率为76.9%,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得到满意效果,可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并且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陆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其中实验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集束化护理,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状况较好,病死率低(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工作中加入集束化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得患者早日康复,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途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治疗效果,以提高院前急救途中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方法: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院前急救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转运途中使用便携式车载呼吸机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用机前低于90%至用机后10~20 min达到95%以上。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转运救途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效果明显高于使用鼻导管(鼻塞)吸氧和单纯的面罩吸氧。
作者:李潜东;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全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心力衰竭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西医治疗,而研究组50例,按照全科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LVWP及LV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更好地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彭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患者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基本资料、保健知识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57例,有效率为93.3%。治疗结束后,86.5%患者转阴,依然有14.5%患者呈阳性。结论:引起阴道炎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具有很多关系,积极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宣教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本妇幼保健院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的运用情况作系统化评估,以期为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有效的参考凭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情况作出系统化的调查统计,并作科学的用药评估。结果:本妇幼保健院在调查期内共使用到3种第Ⅰ类精神药品,11种麻醉类药品。当中,除了芬太尼以外,各种药品的DUI值都低于1。结论:本妇幼保健院各种第Ⅰ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运用指标基本达到规范用药标准。
作者:李茂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37例(137眼)重度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体位安置和出院宣教等。结果: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病人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指导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胡静;闵腊英;黎晴;李虹;肖莉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