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党林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分娩的孕产妇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73例),与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73例)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价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73例患者在接受了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后,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63%;对照组为86.3%;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自然分娩79.45%,对照组50.6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时,可开展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力保障孕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脑动脉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7例)和实验组(4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9.76% VS 27.03%],症状消失、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俞岚;陆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物理、综合治疗急性主观性耳鸣的效果差异。方法:特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35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45例。予以A组激素+金纳多药物治疗法;予以B组针灸+高压氧+耳鸣声物理治疗法;C组则综合采用A、B两组治疗方案。对三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急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使用单一药物或物理治疗后,其疗效大致相同,而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医改提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提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提高医院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可同医改相适应,这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作者:吕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患者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效果。方法:收集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患者共6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氨茶碱,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枸橼酸咖啡因,将两组患儿的防治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枸橼酸咖啡因能够对呼吸暂停产生显著的干预效果,并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冀京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由心肌缺乏血液而导致的坏死我们通常定义为心肌梗死。心肌坏死通常是建立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之上,表现为冠状动脉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的血量急剧的减少甚至停止供血,从而导致心肌长时间处于较严重的缺血状态。在患者中其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胸部剧痛、全身感觉发热、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以及相应的有关病症的标记物数量不断的增加,同时患者的心电图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冠心病比较严重的分类当中,其多表现为心率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心力发生急剧的衰竭和出现心源而导致的休克。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等临床课程内容都隶属于西医诊断学的范畴。而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内容,同时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主要的原因就是典型病例不充足,或者是部分病人不喜欢与见习医生进行配合,害怕使自己受到伤害。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模拟病人的方法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有效地弥补病人本身的不足,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使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医学生同患者或者是家属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效果。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在该科2015年上半年、下半年各抽取1000份临床标本,统计并对比各类标本的阳性率。结果:2015年上半年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以及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下半年标本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应针对其下降原因实施相应的措施,为临床各类疾病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卫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35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青年人为常规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精神压力、Hp感染、家族史和NSAIDs药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消化性溃疡。结论:引发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有必要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76例种植牙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腔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1年内,实验组种植牙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种植牙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种植牙修复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作者:陈兰;佘建妹;周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溧阳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思密达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且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5±1.9)d短于对照组(6.4±2.5)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志娟;钟剑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协同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Ⅳ度、Ⅲ度缓解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亚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三点微创手术应用至不对称双眼皮患者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筛选52例于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因双眼皮出现不对称问题于该院接受整形修复的患者,选择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内有不对称双眼皮患者26例,行传统手术;观察组内有不对称双眼皮患者26例,选择三点微创手术,并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术后进行随访,对照组26例有效率69.23%(18/26),观察组26例为96.15%(25/26),(P<0.05)。结论:选择三点微创手术对不对称性双眼皮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不对称性双眼皮患者修复质量,可推荐。
作者:王金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佳时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10例,均行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奥硝唑+铝碳酸镁)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70例用药7 d,B组70例用药10 d,C组70例用药14 d,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与C组溃疡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躯体症状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敏感评分、强迫症状评分、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偏执症状评分、恐怖症状评分、敌对症状评分、精神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奥硝唑+铝碳酸镁)10 d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为愈合佳时效。
作者:余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不正常地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该个体常常表现有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血脂不正常;血压升高;以及有胰岛素抗性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当这些不良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时,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要及时干预这些风险因素。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加上饮食不节制,荤素搭配不合理,以及工作压力也跟着增大,人体正常的葡萄糖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体重增加,甚至血压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与代谢相关疾病。各项危险因素叠加,使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针灸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发挥着它特有的优势。它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显示了它有治疗本综合征的潜力。根据体质学说的研究,我们发现,气虚痰湿体质者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根据临床操作经验,我们选取30例代谢综合征并且均为气虚痰湿体质的患者,分为A组(温针灸组配合常规用药),B组(A组病源在接受温针治疗前3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疗程3个月。穴位取任脉上的,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任脉穴及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等足阳明胃经腧穴。实施温针时,在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的针柄上装上艾柱一桩即可,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组体重减轻,腹围减小,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控制更佳。
作者:张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在急诊救治中的治疗方法、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该院急救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析60例患者的损伤类型和临床症状表现,根据患者的急救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较为常见的类型,患者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嗜睡、昏迷、心率不齐等临床症状表现。对照组患者痊愈出院率为53.33%,观察组患者痊愈出院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医生要根据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临床表现及时判断损伤类型,给予相应的急救治疗干预,急诊一体化救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颅脑外伤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试论宝石能谱CT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患者均行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并和冠状动脉造影相比,以便分析宝石能谱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准确性。结果:经分析结果显示,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的质量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近端、远端的分支较为清晰,且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6.1%。结论:宝石能谱CT对于冠状动脉成像有很高质量的图像与诊断准确性,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80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76.6%。UE检查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8.4%,准确率为96.6%。可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时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杜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难产又被称之为异常分娩,会对母婴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在文中主要就难产进行学术思考,从中医思想之中汲取精华,为母婴安全提供更多的保护。
作者:张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母乳是婴儿适宜天然的饮食,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为重要。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心理与智力的正常发育,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妈妈护理孩子也很方便。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保证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锡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