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严亚红

关键词:协同干预,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协同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Ⅳ度、Ⅲ度缓解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泌尿外科的实施和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是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将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收治的61例患者,此期间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此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比较两组医患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患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泌尿外科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欣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参数,对患者进行预警,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及上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完善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应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丹丹;罗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对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分组观察的方式进行,将该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入诊治的64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可分为药物组和反搏组,两组中均有32例患者。药物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反搏组则采用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病情好转及稳定情况,并对其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还需记录其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等数据。结果:经记录数据分析可知,反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药物组的81.25%,且猝死例数差距也较为明显,其疗效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指标数据可知,反搏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变化等指标数据治疗后改善数据均优于药物组(P<0.05)。对两组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改善数据分析可知,两组较治疗前数据均有改善,但反搏组的数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可见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在对心血管重症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猝死率,并可有效改善各项疾病指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郭鹏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分层管理前护理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离职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分层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结合中医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3%,P<0.05)。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迅速恢复患者体温,消除睾丸的疼痛与肿胀,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80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76.6%。UE检查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8.4%,准确率为96.6%。可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时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杜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江苏省溧阳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和42例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思密达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且治疗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5±1.9)d短于对照组(6.4±2.5)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志娟;钟剑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40例,对照组组为仅进行针灸治疗40例,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达到98%,对照组仅为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产生显著地护理干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运用。

    作者:郑振兰;潘亚敏;连美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温中健脾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温中健脾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8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应用温中健脾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比较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温中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会然;杨立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4例。随机分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还可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抗菌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旨在掌握本院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并接受抗菌药治疗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药使用及病情诊疗和辅助检查等在院治疗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在201例手术患者中,1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当日比例为53.19%,术前比例为29.79%,总比例为82.98%;2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当日比例为43.19%,术前比例为33.33%,总比例为77.08%;3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当日比例为41.67%,术前比例为33.33%,总比例为75%,三种手术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患者共135例中,联用不适宜患者比例25.93%;用法用量不适宜患者比例25.93%;溶媒选择不适用患者比例32.59%,用法用量不适宜比例高(P<0.01),不合理用药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合理用药比例(P<0.01)。结论:分析医院抗菌药合理用药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我国医疗质量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刘银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脓肿的CT诊断

    目的:分析探讨CT诊断在肝脓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脓肿22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病灶可见多房,呈蜂窝状。增强扫描多数病例动脉期脓肿壁及分隔明显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部分病例动脉期病灶周围肝实质明显强化,壁及分隔强化不明显。结论: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红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癌冷冻消融手术后的护理分析

    对肝癌冷冻消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行总结,查找相关文献并分析,找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照护理方案,经过对48例肝癌冷冻消融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注意情况总结,得出了大量的护理经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筱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实施基药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内容,也是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简称,“基药”)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讨解决对策,确保基药的顺利实施。

    作者:王文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应用于脑血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60例经CT血管造影检查的疑似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处理、研究与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全方位评定并给予诊断,评价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与治疗脑血管当中的实际价值。结果:经CT血管造影诊断,血管性病变51例,无异常9例,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85.0%。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表明,可能患有脑动脉瘤病症19例,经检查没有发现其异常现象,其他病人与诊断一致。结论:在诊断与治疗脑血管当中,CT血管造影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徐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理、社会、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

    目的:通过中西医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有效。方法:以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样本,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观察临床效果,后将两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痰量评分为0.50,痰液性质评分达0.26,咳嗽程度评分达0.71,对照组痰量评分为1.51,痰液性质评分达0.96,咳嗽程度评分达1.61.治疗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阻肺效果明显,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立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2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在CT引导下经批次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研究分析病理诊断结果。结果:22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出恶性肿瘤190例,良性病变者24例,不能确诊病情的有6例,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7.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确诊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利用免疫组化可有效改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首先分析患者细菌检验的检验的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要命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为阴性的有40例,阳性20例,主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等;感染的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药物、培南类药物等较为敏感,而对于环丙沙星、头孢克洛、氨苄西林等基本耐药;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相比,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总疗程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更加有效的药物,并且好采用分阶段治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作者:刘敏;董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