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探讨

刘春燕

关键词:护理人员, 人力资源, 分层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分层管理前护理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离职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分层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护理对牙髓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牙髓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牙髓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配合治疗依从率92.31%,对照组患者配合治疗依从率为74.36%;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明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针对体弱儿童实施的一种有效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体弱儿童的体质,使其健康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婴幼儿免疫力下降,体质出现问题的现象颇多。本文就以体弱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患有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根据干预效果总结出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杨文云;罗开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判定。方法:该院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不仅如此,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1%,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滕云;姜欣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照组49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比较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静脉血的检查结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温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不正常地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该个体常常表现有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血脂不正常;血压升高;以及有胰岛素抗性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当这些不良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时,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要及时干预这些风险因素。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加上饮食不节制,荤素搭配不合理,以及工作压力也跟着增大,人体正常的葡萄糖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体重增加,甚至血压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与代谢相关疾病。各项危险因素叠加,使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针灸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发挥着它特有的优势。它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显示了它有治疗本综合征的潜力。根据体质学说的研究,我们发现,气虚痰湿体质者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根据临床操作经验,我们选取30例代谢综合征并且均为气虚痰湿体质的患者,分为A组(温针灸组配合常规用药),B组(A组病源在接受温针治疗前3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疗程3个月。穴位取任脉上的,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任脉穴及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等足阳明胃经腧穴。实施温针时,在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的针柄上装上艾柱一桩即可,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组体重减轻,腹围减小,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控制更佳。

    作者:张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多发骨折的临床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多发骨折的有效临床护理策略。方法:收集老年多发骨折患者共6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10.3±5.2)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1±4.7)个月,t=2.224,P=0.030]。结论:在老年多发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卿;李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IPH)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IPH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分别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宫腔纱布填塞术,对比两组治疗时间、出血量、临床疗效。结果:动脉栓塞组有效率高于纱布填塞组(P<0.05);动脉栓塞组手术时间(52.88±3.63)min、止血时间(14.92±3.84)min短于纱布填塞组(65.82±6.89)min,(25.46±4.25)min,产后出血量(1353.34±45.72)ml少于纱布填塞组(1582.24±48.87)ml(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IPH止血迅速,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金松敏;黄雅;李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80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76.6%。UE检查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8.4%,准确率为96.6%。可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时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杜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产妇行腹壁横切口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行腹壁横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行剖宫产的产妇96名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壁横切口)与对照组(行纵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腹壁纵切口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董珍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的4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经前臂背掌侧入路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尺桡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例切口感染,1例骨间背侧神经损伤),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通过前臂背掌侧入路进行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管理路径进行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患炎症性肠病的50例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1~6月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2015年7月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前相比,本组50例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虹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2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其护理干预模式,给予其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有利于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患者用药多索茶碱;对照组21例,患者用药氨茶碱。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哮喘症状消失情况及肺通气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52.38%)和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28.57%)和总有效(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并发症(4.76%)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显著优于氨茶碱,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选药物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硫酸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7.5%。结论:硫酸镁对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丁粉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外科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抢救及抗凝药物的护理

    肺栓塞(PE )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外科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或使用止血药物、肢体、软组织严重创伤、原发下肢血管性疾病、合并慢性心肺疾病,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2]。

    作者:项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分层管理前护理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离职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分层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爆发性心肌炎1例的护理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简称,ECMO的原理是将体内静脉血引到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将静脉血引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代替心肺的作用,让心肺得以休息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1]。ECMO设备的功能是暂时代替心脏(血泵)和肺(氧合器)的生理作用,与通常手术室中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应用的体外循环相似,区别在于运转时间更长[2]。一旦ECMO系统开始工作,可以完全代替患者心肺的功能,使得心肺可以得到休息而恢复。2015年4月,本院收治一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患儿,当天患儿突发胸闷、气促,恶心,伴呕吐一次,含少量淡血性痰液,心率增加至180次/次左右,伴SpO2降低至80%左右,经专家会诊,考虑爆发性心肌炎,予ECMO治疗,经过七天的ECOM应用,患儿顺利撤机,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成分为30g瓜蒌,25g葛根,20g白芍,15g丹参、茯苓、薤白,12g姜竹茹,10g柴胡、桂枝、延胡索、郁金、党参、法半夏,9g陈皮。1剂/d,水煎至200 ml,早晚各一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潘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行经皮穿刺肝胆造影引流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肝胆造影引流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仇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