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产学术思想考

张卓

关键词:难产, 母婴安全, 原因
摘要:难产又被称之为异常分娩,会对母婴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在文中主要就难产进行学术思考,从中医思想之中汲取精华,为母婴安全提供更多的保护。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行经皮穿刺肝胆造影引流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肝胆造影引流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仇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4例手术护理的配合研究

    目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的配合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手术护理。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手术护理干预,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田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疼痛缓解率的重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消化内科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消化内科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疼痛缓解的情况。结果:相比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较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干预之后SAS以及SDS评分较低(P<0.05),且缓解疼痛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消化内科患者的负面情绪,减缓患者的疼痛。

    作者:杜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就诊老年慢阻肺患者共6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基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实验组患者则进行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优良率达到97.0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其保健护理

    母乳是婴儿适宜天然的饮食,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成长为重要。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心理与智力的正常发育,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妈妈护理孩子也很方便。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保证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锡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

    目的:通过中西医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有效。方法:以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样本,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观察临床效果,后将两组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痰量评分为0.50,痰液性质评分达0.26,咳嗽程度评分达0.71,对照组痰量评分为1.51,痰液性质评分达0.96,咳嗽程度评分达1.61.治疗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阻肺效果明显,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立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68例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以两组患者对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认可度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相应的门诊输液护理,可以看出观察组在输液安全、输液技能、服务态度、输液治疗环境认可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认可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治疗效果,总结内科急性腹痛管理经验。方法:2015年,全年医院共收治急腹症544例,继续给予解痉、退热、输液等基础资治疗,尚未明确诊断者,给予对症治疗,明确诊断者,根据既往路径,或患者的要求,采取合适的药物为主的方法治疗,部分联合内镜、穴位按摩、经肠道灌注用药、腹腔灌洗引流等治疗,住院期间出现的急性腹痛,偶发性可不给于处理,阵发性、持续性发作详细了解疼痛的病因,给予镇痛解痉药物处理,部分患者联合耳穴按压,针对病因治疗。结果:转外科13例,转ICU 患者25例;患者住院平均(4.5±1.2)d,并发症发生率4.96%(27/544),住院期间有急性腹痛64.71%(352/544),其中阵发性占9.66%(34/352)。结论: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并不困难,对于以腹痛入院者,除给予基础治疗外,需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因治疗,但并不能完全控制急性疼痛,需做好对症处理。

    作者:马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参数,对患者进行预警,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及上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完善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应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丹丹;罗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报道

    目的:探讨手指皮肤缺损采取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修复皮瓣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取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对照组36例则采取髂腹皮瓣游离修复,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也多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皮瓣Ⅰ期愈合率更高(P<0.05),随访半年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游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Ⅰ期愈合率高,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率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伟杰;刘建标;柴润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科门急诊实施预约输液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时间较长的方法。方法:为输液2天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制定预约输液服务方案、张贴温馨提示、制定流程、制定预约输液卡并实施,对实施预约服务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约输液治疗组的患者等待时间要短于未预约输液组(R未预约组=1876.15,R预约组=2356.03,Z=-13.622,P=0.000)。结论:预约输液的实施可以让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显著的分流的拥堵的病人,减轻了高峰期护士的压力,改善了输液秩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1%,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滕云;姜欣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运用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运用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HAMD、BRS、BRMS各项因子评分以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虹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产后母乳不足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产后母乳不足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10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孕期合并症或并发症以及产褥期疾病、产前及妊娠中后期护理等和产后母乳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自然分娩产妇母乳量优秀率(77.4%)明显高于难产产妇(25.0%)、剖宫产产妇(23.3%),而且剖宫产产妇母乳量较差率(14.0%)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3.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产妇母乳量优秀率(73.0%)明显高于孕产期合并症或并发症产妇(30.0%)、产褥期疾病产妇(30.0%)、产时产后出血产妇(22.2%),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一般产妇母乳量优秀率(42.9%)明显低于护理良好产妇(59.7%,P<0.05)。结论: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建议产妇自然分娩,并且做好产妇孕产期保健工作以及护理工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ICU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对其压疮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至今我院ICU患者,所有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皮肤破溃、糜烂。分为: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1)研究组和党组织ICU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4%、10%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ICU患者压疮的发生,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作者: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提供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诊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住院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认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海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7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35例。参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在这一基础上针对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制定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指标。结果:实验组42例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38%、护理满意度为95.24%;参照组分别为13.16%、15.79%以及84.21%。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预防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避免了压疮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凌晓菁;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对骨科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作者:周孝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借助改良Rankin分级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治疗2 w后血肿吸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快,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秀娟;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