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陈娟

关键词:护理路径, 心肌梗死, 应用
摘要: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患者的住院成本,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科学化发展。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为已确诊的某种疾病的患者而制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是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为一体,针对病重患者发展了一套治疗程序。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主要表现在心肌出现缺血的情况,导致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状态。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患者住院成本,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科学化发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痛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头宣教;实验组患者应用音视频对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疼痛自我护理技能,止痛效果,癌痛患者的舒适度等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音视频使用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经验和临床依据。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静脉注射注射依达拉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4.5%),具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为该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作者:张宝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警惕在皮肤科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的滥用附4例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作者报告了4例在皮肤科临床上不合理(滥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并进行了讨论;目的在于提醒皮肤科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虎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成分为30g瓜蒌,25g葛根,20g白芍,15g丹参、茯苓、薤白,12g姜竹茹,10g柴胡、桂枝、延胡索、郁金、党参、法半夏,9g陈皮。1剂/d,水煎至200 ml,早晚各一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潘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探讨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67例。通过患者自愿原则对她们进行分组分娩护理。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有效率(91.89%)、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76.67%),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放松产妇情绪,调整机体状况,提高剖宫产的成功率。

    作者:顾小玲;金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6例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yynw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7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干预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诊治组)各36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分析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意义。结果:联合饮食干预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胃癌放射诊断现状及进展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早期胃癌诊断结果影响治疗时机,高效准确的诊断早期胃癌有利于尽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本文主要论述早期胃癌放射诊断现状以及进展。

    作者:曹建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分别实施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6 h疼痛评分、术后3 d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方法:根据该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术后护理。结果:经术后护理干预,前来我院治疗的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20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效率为0。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需要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所保障,患者满意度比较高,比起过去的患者来说,加强护理后,取得的效果比较好。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92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10.9%),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3.5%>8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予以防范,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欣星;滕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间该院曾接收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及护理之后,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其各项生理指标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能够使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潘燕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37例(137眼)重度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体位安置和出院宣教等。结果: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病人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指导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胡静;闵腊英;黎晴;李虹;肖莉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2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在CT引导下经批次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研究分析病理诊断结果。结果:22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出恶性肿瘤190例,良性病变者24例,不能确诊病情的有6例,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7.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确诊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利用免疫组化可有效改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首先分析患者细菌检验的检验的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要命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为阴性的有40例,阳性20例,主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等;感染的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药物、培南类药物等较为敏感,而对于环丙沙星、头孢克洛、氨苄西林等基本耐药;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相比,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总疗程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更加有效的药物,并且好采用分阶段治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作者:刘敏;董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

    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法治疗4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0%,保障了运动员克服伤病的同时又进行了系统的训练,让普通群众也减轻了痛苦。

    作者:徐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索临床治疗时采用临床中药剂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之间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划分为均等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分配患者60例,对照组予以混悬剂型中成药剂治疗,实验组利用溶液型的中药予以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不良反应实际状况。结果:实验组经过溶液型的中药药物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为50例,有效为6例,还有4例则为无效,有效率实际为93.3%。对照组经过混悬剂药物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显效为39例,有效为7例,还有14例则为无效,有效率实际为76.7%。结论:对于临床治疗患者予以溶液型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安全性优良,要较混悬剂药效果更为理想,明显提升疾病治疗的效率,需要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肿瘤科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的探讨

    近年来,中国癌症患者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其在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对于患者的正常器官与组织也存在一定的损害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为肿瘤科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做好其药学监护工作非常的必要,本文就主要对肿瘤科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予以简单探讨,结合肿瘤科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给药环节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体会,总结其具体工作内容及模式,对于实际的肿瘤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的举措和成效

    目的:探讨改善护理服务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0例住院病患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其中2014年1月份前的300例患者为常规基础护理,进入2014年1月份后,医院开始改善护理服务。分析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比较护理服务改善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技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熟练度、护理主动性、护理流程规范性、护理沟通技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以往的医疗护理服务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郝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研究

    目的:目的:探究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的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为随机序号法,分为4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30 min,温度为40℃;B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15 min,温度为40℃;C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30 min,温度为30℃;D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15 min,温度为30℃;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在肛肠疾病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良好,同时熏洗的技术规范应该以熏洗30 min,温度为40℃为标准,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韩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