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娜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脑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76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按照是否为心衰情况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荧光免疫法对血浆脑钠肽(BNP)进行检测,通过心脏超声对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结果:此研究中数据经对比分析可知,心衰组患者的BNP水平以及LVEF均高于非心衰组患者,同时其敏感性经计算后为94.73%,特异性经计算后为92.11%,漏诊率经计算后为5.27%。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荧光免疫法对BNP进行检测对心衰诊断具有较强的敏感特异性,可以将其视为临床鉴别诊断的观察指标。
作者:刘英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间该院曾接收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及护理之后,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其各项生理指标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能够使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潘燕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作用。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12例需进行肾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6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忧郁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进而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媛媛;王良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联合止吐药物预防肿瘤介入化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肿瘤介入科行介入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使用止吐药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埋籽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止吐药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的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控制1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控制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5%。结论:耳穴埋籽、穴位按摩联合止吐药物预防肿瘤介入化疗术后恶心呕吐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且病人满意度较高,今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凯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患者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效果。方法:收集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患者共6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氨茶碱,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枸橼酸咖啡因,将两组患儿的防治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枸橼酸咖啡因能够对呼吸暂停产生显著的干预效果,并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冀京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具有发病危急的特点,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会因为疾病因素的不同而变现不同,因此,本次研究从患者病因、中医药治疗方面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进行概括。
作者:陆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7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干预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诊治组)各36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分析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意义。结果:联合饮食干预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性与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卵巢包块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判定鉴别结果。结果:13例良性、8例恶性超声造影诊断结果符合病理检查结果;恶性肿块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渡越时间均明显低于良性肿块,但峰值强度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5)。结论: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中,超声造影有利于掌握肿瘤内血流信息,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卓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措施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正常产妇80例,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分娩,观察组主要采取无痛分娩措施进行分娩。结果:在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产妇分娩镇痛剂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分娩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胆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肠梗阻并已经经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80例,A组60例患者只应用X线平片进行了检查,B组60例患者只应用了CT进行检查,C组60例患者应用两种方法联合进行检查,观察三组的阳性率和正确率。结果: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63.33%vs86.67%vs100%),对于梗阻部位的判断正确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58.33%vs81.67%vs98.33%,P<0.05)。结论:腹部X线联合CT诊断肠梗阻的检出率高,且位置判断准确,对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杜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中的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率高。
作者:程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908302人次的门诊分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出,门诊分诊准确率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进行门诊分诊908302次,其中2311人次出现分诊失误,失误率约为0.25%,平均每天分诊失误约12人。通过对影响门诊分诊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患者与家属因素造成分诊失误率位居第一位(39.9%),其它因素依次是疾病因素(34.4%)、医护人员因素(17.1%)、管理因素(8.7%)。结论:患者与家属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是影响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主要因素,需要通过分诊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门诊分诊制度、调整完善医院管理是降低分诊失误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途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治疗效果,以提高院前急救途中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方法: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院前急救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转运途中使用便携式车载呼吸机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用机前低于90%至用机后10~20 min达到95%以上。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转运救途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效果明显高于使用鼻导管(鼻塞)吸氧和单纯的面罩吸氧。
作者:李潜东;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抑制正常骨髓造血。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病因尚未明确,与某些因素有关,如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近的研究提示,基因的甲基化及染色体某些区域缺失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在此,简要阐述Wnt信号途径及其受体分子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关系。
作者:江棋;徐小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中医疗法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筛选50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因慢性鼻窦炎进入本社区卫生中心医院的患者,参考随机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内有患者共25例,予以常规疗法;治疗组内有患者共25例,实施中医疗法,客观评定2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疗效评定后,对照组25例有效率76.00%(19/25),治疗组25例是96.00%(24/25),(P<0.05)。结论:选择中医疗法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救治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其病情,有持续应用价值。
作者:杨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策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9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妊娠终末期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丁慧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提供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诊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住院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认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海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则以常规治疗加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王敏;李晶;高玉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