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中应用效果观察

康忠林

关键词:急腹症, 腹腔镜手术, 舒适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SAS焦虑度、SDS抑郁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焦虑度和SDS抑郁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实用价值较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

    讨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产后抑郁症患者50例,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运动饮食及个人卫生干预等护理要点,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这些诸多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清除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清理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对该院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新生儿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清除,分泌物清除的主要护理要点分布在手术前后的不同环节中,通过各个环节的有效护理达到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的目的。结果:通过对50例剖宫产新生儿实施有效的分泌物清除方法,所有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得到了有效的清除,通过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有效缩短了分泌物清除时间。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剖宫产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能否彻底清除,护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手术前后的护理也极为重要,并且手术和护理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分泌物的清除。

    作者:范希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借助改良Rankin分级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治疗2 w后血肿吸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快,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秀娟;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选择五官超短波电疗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赵瑞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照组49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比较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静脉血的检查结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9%,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治疗后,PEFR与FEV1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喘可治注射液效果更为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结果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腹部创伤后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腹部创伤患者,耐心询问患者腹部创伤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查体,在对患者病情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患者的病情,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有针对性说的治疗方案,观察76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与CT结果的吻合率为98.4%。对照组临床治疗结果与CT结果的吻合率为87.5%。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仔细询问患者腹部创伤的原因,给予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进行腹部CT检查,有利于医师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患者腹部内部脏器的损伤情况,减少误诊率。对为患者制定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旭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硫酸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7.5%。结论:硫酸镁对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丁粉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中远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早期实行护理干预在中远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用Harris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院外随访1月、3月、6月以及12月的恢复情况,并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及1年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院内以及院外恢复效果比较得出:实验组患者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除术后1月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时间段患者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均高于手术前,且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狂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中远期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时婧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2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在CT引导下经批次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研究分析病理诊断结果。结果:220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出恶性肿瘤190例,良性病变者24例,不能确诊病情的有6例,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7.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确诊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利用免疫组化可有效改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就诊老年慢阻肺患者共6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基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实验组患者则进行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优良率达到97.0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对该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实施职业防护措施,对比分析实施前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该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职业防护后,提高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了工作规程,并进一步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职业暴露、职业危险逐渐降低。结论: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给予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危险事件的出现,确保护理职业安全。

    作者:姜欣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中职学校中医教学体会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领域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中职教育面临的危机也随着教育改革而显现出来,如何改善中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孕妇70例为研究对象,自愿采取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35例为观察组,自然分娩的孕妇3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镇痛效果,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孕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孕妇产后的出血率、失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分娩可以有效减轻孕妇的疼痛,缩短产程时间,能有效缓解胎儿窘迫,减少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较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对比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检出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检出41例,检出率为93.2%,对照组患者共检出35例,检出率为79.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检查期间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附件包块、胚芽、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例数与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过程中,为加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符合率,相对比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用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用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及研究组(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各40例,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柴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梗塞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8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脑梗塞患者则在治疗期间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比率。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78.8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政工干部如何提高整体素质使之与新医改相适应

    新医改提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提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提高医院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可同医改相适应,这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作者:吕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肺功能和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的疗效与肺功能。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不仅可以使临床疗效提高,还能改善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锡芝;郄博欣;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在该科2015年上半年、下半年各抽取1000份临床标本,统计并对比各类标本的阳性率。结果:2015年上半年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以及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下半年标本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应针对其下降原因实施相应的措施,为临床各类疾病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卫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