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

谭玲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影响因素, 护理要点
摘要:讨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产后抑郁症患者50例,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运动饮食及个人卫生干预等护理要点,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这些诸多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家庭和谐。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俯卧位通气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俯卧位通气时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翁赛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的4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经前臂背掌侧入路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尺桡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例切口感染,1例骨间背侧神经损伤),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通过前臂背掌侧入路进行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照组49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比较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静脉血的检查结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行经皮穿刺肝胆造影引流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肝胆造影引流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仇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单独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比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25例,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有乳腺癌的患者8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FNAC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判断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4.25%,FNAC为98.85%,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82.76%、73.68%,FNAC分别为94.25%、89.47%,敏感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AC操作简单,安全快读,可较准确、敏感的诊断乳腺癌,因此,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37例(137眼)重度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体位安置和出院宣教等。结果: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病人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指导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胡静;闵腊英;黎晴;李虹;肖莉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43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替加环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4.44%、68.06%,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3.10%、49.30%要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替加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57例为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张旖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38例种植牙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76例种植牙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腔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1年内,实验组种植牙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种植牙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种植牙修复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作者:陈兰;佘建妹;周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借助改良Rankin分级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治疗2 w后血肿吸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快,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秀娟;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实施基药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内容,也是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简称,“基药”)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讨解决对策,确保基药的顺利实施。

    作者:王文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08~2014年太仓市梅毒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流行状况,为指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病例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其中年龄在21~45岁间的患者发病率为55.37%;在46~60岁的发病率为27.03%;大于60岁的患者发病率为5.14%,21~45岁属于梅毒高发期。结论:根据太仓市2008~2014年梅毒流行状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极为必要。

    作者:严一成;田海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

    目的:讨论分析流行性腮腺疫情,探究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统计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流行性腮腺炎,但6~15岁的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构成比高,其次是1~5岁儿童,不过此年龄段之外的人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控制流行性腮腺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幼儿园、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疫苗的接种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和应急预案,完善监察机制,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控制对策。

    作者:朱叶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银川市某社区5922例健康体检者常规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银川市某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参加体检的5922名居民的生化检测结果,并对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G测定值在年龄间有显著性差异。ALT、AST、TBIL无显著性差异,UA,CR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结论:TC、TG阳性率偏高,应有针对性地对本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加强宣传力度,多方面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孟勇;陈慧英;张宁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8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子宫脱垂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时候予以人性化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林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在校大学生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讨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在校大学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该所治疗的40例大学生胃溃疡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学生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增设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学生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疗效、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在校大学生胃溃疡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予以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掌握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3例介入治疗术顺利完成,术后有1例并非脑血管痉挛,后自动出院,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也无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整体良好。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介入治疗中,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吕会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1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以持续质量控制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64%(4/11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2.00%(12/100),通过χ2检验可知,两组压疮发生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6.208,P<0.05)。结论:持续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效果加以评估总结,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着重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开展该院的护理创新管理工作,将每一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具体工作结果与2014年之前该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在项目管理理论下,我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的质量水平明显上升,临床护理理念充分做到了与时俱进、护理措施更加完善与2014年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差异显著(P<0.05)。结论: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效果限制,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