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李妹

关键词:深静脉置,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预防护理,本次研究80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感染3例、深静脉置管脱出2例、穿刺点淤血1例、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均消失,导管均成功置留。结论:深静脉置管后患者可能发生静脉炎、感染、深静脉置管脱出、穿刺点淤血、血栓等并发症,通过护理人员加强导管置留期间的护理,可大限度的降低其损害程度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的支付,值得护理人员重视。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对术后吻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术后采取人工吻合,观察组采用机械吻合。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吻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而在对比治疗费用的时候,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与吻合狭窄率的时候,发现两组患者吻合瘘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吻合狭窄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比人工吻合操作方法,食管癌患者实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胃机械吻合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显著,但会增加治疗吻合费用,提高吻合狭窄率,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吻合方式,以期获得佳吻合效果。

    作者:张启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在该院选取36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和乙组,各18例患者。对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乙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乙组的18例患者相较于甲组患者来说,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较少,并且乙组的住院时间也明显比甲组的住院时间长,恢复较慢,甲组和乙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周伟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本次主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20%,死亡以及自动出院患者12例。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无特效性的解毒药,致死率极高,因此在急救护理中,在早期便采取持续性彻底清除患者胃肠道内的毒物、使血液尽早灌流、毒物加速排泄、加强消化道、呼吸道与重要器官的护理,与此同时外加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毒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桂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

    目的:讨论分析流行性腮腺疫情,探究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统计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流行性腮腺炎,但6~15岁的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构成比高,其次是1~5岁儿童,不过此年龄段之外的人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控制流行性腮腺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幼儿园、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疫苗的接种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和应急预案,完善监察机制,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控制对策。

    作者:朱叶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针对体弱儿童实施的一种有效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体弱儿童的体质,使其健康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婴幼儿免疫力下降,体质出现问题的现象颇多。本文就以体弱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患有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根据干预效果总结出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杨文云;罗开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将入选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28%)明显优于对照组(7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ICU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嘉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护理

    目的:对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0例患有晚期肝癌患者,回顾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终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7%,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肝癌的患者来说,在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应当辅助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优质理念,值得推广。

    作者:程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爆发性心肌炎1例的护理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简称,ECMO的原理是将体内静脉血引到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将静脉血引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代替心肺的作用,让心肺得以休息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1]。ECMO设备的功能是暂时代替心脏(血泵)和肺(氧合器)的生理作用,与通常手术室中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应用的体外循环相似,区别在于运转时间更长[2]。一旦ECMO系统开始工作,可以完全代替患者心肺的功能,使得心肺可以得到休息而恢复。2015年4月,本院收治一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感染性休克的患儿,当天患儿突发胸闷、气促,恶心,伴呕吐一次,含少量淡血性痰液,心率增加至180次/次左右,伴SpO2降低至80%左右,经专家会诊,考虑爆发性心肌炎,予ECMO治疗,经过七天的ECOM应用,患儿顺利撤机,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中职学校中医教学体会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领域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中职教育面临的危机也随着教育改革而显现出来,如何改善中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整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并采取整体护理,以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度及住院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整体护理,3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且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并发症全部消除;再有,经过整体护理,有32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91.4%;另外,患者住院时间为(9.8±2.1)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8.12±1.32)h,可见住院情况良好,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整体护理,针对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满意度、优化住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管理路径进行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患炎症性肠病的50例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1~6月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2015年7月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前相比,本组50例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虹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进行剖宫产,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抽取我院进行剖宫产但是仅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和72消失的泌乳量。结果: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72 h平均泌乳量明显多余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左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研究要求,在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来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以盲抽的方式选取76例,按照随机等分原则,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中施行常规护理,而路径组患者在护理中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施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在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和对照组相比,均比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为满意,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黄庆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40例,对照组组为仅进行针灸治疗40例,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达到98%,对照组仅为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产生显著地护理干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运用。

    作者:郑振兰;潘亚敏;连美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两组患者在入组后均要求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不给于其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35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35例患者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拟中药方剂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有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淑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908302人次的门诊分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出,门诊分诊准确率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进行门诊分诊908302次,其中2311人次出现分诊失误,失误率约为0.25%,平均每天分诊失误约12人。通过对影响门诊分诊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患者与家属因素造成分诊失误率位居第一位(39.9%),其它因素依次是疾病因素(34.4%)、医护人员因素(17.1%)、管理因素(8.7%)。结论:患者与家属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是影响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主要因素,需要通过分诊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门诊分诊制度、调整完善医院管理是降低分诊失误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借助改良Rankin分级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治疗2 w后血肿吸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快,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秀娟;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梗塞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8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脑梗塞患者则在治疗期间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比率。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78.8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面流程管理在优化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管理中,全面流程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常规管理对照组,2015年全面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再生物品数、一次性物品数、下送率、器械包内物品率以及无菌物品发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佘建妹;陈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对比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检出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检出41例,检出率为93.2%,对照组患者共检出35例,检出率为79.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检查期间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附件包块、胚芽、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例数与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过程中,为加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符合率,相对比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