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的影响分析

刘广富

关键词:小切口阑尾手术, 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手术方法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该院收治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切口组和普通对照组,两组均分别为33例。结果:小切口组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卧床天数、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老年阑尾炎效果显著,其具有的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好,治疗满意度高等优点使其具有较大的临床有效性和可推广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就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就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遵医嘱用药依从性、饮食疗法依从性、运动疗法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就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和血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银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为患者早期诊断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内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20例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方面,20例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4例患者行电凝电切、10例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6例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1例患者ESD治疗后另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对其不定期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及早发现并治疗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效果理想,基本不会转移或复发。

    作者:曹刚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分层管理前护理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离职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分层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腿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

    目的:对腰腿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20例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腿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互患满意度,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陈阿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心理护理对服药自杀患者洗胃急救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在对服药自杀患者实施洗胃急救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洗胃急救的72例服药自杀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洗胃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患者再次自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服药自杀患者的洗胃急救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促进急救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张琼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37例(137眼)重度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体位安置和出院宣教等。结果: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病人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指导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胡静;闵腊英;黎晴;李虹;肖莉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定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检查中行64层螺旋CT诊断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筛选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因冠状动脉狭窄进入本院诊疗的60例患者,均予以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再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所得结果客观比对。结果:结果表明,轻度狭窄患者敏感度69.62%、特异度98.88%、准确率94.48%;中度狭窄患者分别是81.54%、99.13%、96.95%;重度狭窄患者分别是91.85%、98.21%、96.57%。结论:在对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64层螺旋CT方案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准确率以及特异度,值得推荐。

    作者:阚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A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采用常规根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疗效较B组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的长远效果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

    作者:邰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3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68例。术后给予对照组单纯缩宫素预防出血,给予观察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出血,比较2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64%,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t=17.94,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情况,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尚梦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痛分娩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措施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正常产妇80例,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分娩,观察组主要采取无痛分娩措施进行分娩。结果:在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产妇分娩镇痛剂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分娩措施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效果加以评估总结,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着重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开展该院的护理创新管理工作,将每一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具体工作结果与2014年之前该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在项目管理理论下,我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的质量水平明显上升,临床护理理念充分做到了与时俱进、护理措施更加完善与2014年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差异显著(P<0.05)。结论: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效果限制,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对其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分组观察的方式进行,将该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入诊治的64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可分为药物组和反搏组,两组中均有32例患者。药物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反搏组则采用主动脉球囊反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病情好转及稳定情况,并对其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还需记录其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等数据。结果:经记录数据分析可知,反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药物组的81.25%,且猝死例数差距也较为明显,其疗效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指标数据可知,反搏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变化等指标数据治疗后改善数据均优于药物组(P<0.05)。对两组脑钠肽及多巴胺用量改善数据分析可知,两组较治疗前数据均有改善,但反搏组的数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可见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在对心血管重症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稳定病情,降低猝死率,并可有效改善各项疾病指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郭鹏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接收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控制患者血糖,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就诊老年慢阻肺患者共6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基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实验组患者则进行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优良率达到97.0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童文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思考

    艾滋病作为一种死亡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对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被列为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第四大杀手,是当前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由于自身传染性较强,所以在我国呈现出一种快速蔓延的趋势,从高危人群逐渐向一般人群发展。可以说,艾滋病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影响到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家庭和社会不和谐问题出现,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尤为关键的。由此,本文主要就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进行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控制措施,以求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易可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临床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水平、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结果和满意度调查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全面提升晚期肿瘤患者老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丧推广应用。

    作者:孙勤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9%,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治疗后,PEFR与FEV1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喘可治注射液效果更为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