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华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7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和参照组35例。参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在这一基础上针对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制定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指标。结果:实验组42例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3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38%、护理满意度为95.24%;参照组分别为13.16%、15.79%以及84.21%。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预防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胆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肠梗阻并已经经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80例,A组60例患者只应用X线平片进行了检查,B组60例患者只应用了CT进行检查,C组60例患者应用两种方法联合进行检查,观察三组的阳性率和正确率。结果: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63.33%vs86.67%vs100%),对于梗阻部位的判断正确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58.33%vs81.67%vs98.33%,P<0.05)。结论:腹部X线联合CT诊断肠梗阻的检出率高,且位置判断准确,对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杜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76例种植牙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腔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1年内,实验组种植牙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种植牙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种植牙修复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作者:陈兰;佘建妹;周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质量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度门诊处方点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不合理类型为书写错误、超时用药、诊断不明确等。结论:经干预,不合理情况得到改善,但仍需持续改进。
作者:汤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之间被该院收治的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3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儿童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查,然后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PCT指标。结果: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PCT相比较可知,感染组患儿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小儿感染性疾病做出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联合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做CT和磁共振的检查,本组作为实验组;我们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患者40例,作CT以及磁共振检查,作为对照组。两组对比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CT检测正常15例,异常25例,磁共振分别为5例,35例;在早期病变上CT检测有17例,而磁共振为37例。其他疾病(脑膜炎,脑脓肿等)也被分检测出来。结论:两组比较我们发现CT及磁共振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上效果明显,并且为诊断提供了帮助。两者联合使用更能准确,清晰的表现出疾病的发病部位和范围。
作者:郑信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yynw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分析流行性腮腺疫情,探究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统计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流行性腮腺炎,但6~15岁的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构成比高,其次是1~5岁儿童,不过此年龄段之外的人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控制流行性腮腺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幼儿园、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疫苗的接种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和应急预案,完善监察机制,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控制对策。
作者:朱叶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中的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率高。
作者:程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不正常地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该个体常常表现有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血脂不正常;血压升高;以及有胰岛素抗性或者患有糖尿病等。当这些不良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时,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要及时干预这些风险因素。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加上饮食不节制,荤素搭配不合理,以及工作压力也跟着增大,人体正常的葡萄糖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体重增加,甚至血压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与代谢相关疾病。各项危险因素叠加,使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法。针灸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发挥着它特有的优势。它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显示了它有治疗本综合征的潜力。根据体质学说的研究,我们发现,气虚痰湿体质者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根据临床操作经验,我们选取30例代谢综合征并且均为气虚痰湿体质的患者,分为A组(温针灸组配合常规用药),B组(A组病源在接受温针治疗前3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疗程3个月。穴位取任脉上的,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任脉穴及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等足阳明胃经腧穴。实施温针时,在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的针柄上装上艾柱一桩即可,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组体重减轻,腹围减小,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控制更佳。
作者:张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肺栓塞(PE )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外科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少活动或使用止血药物、肢体、软组织严重创伤、原发下肢血管性疾病、合并慢性心肺疾病,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2]。
作者:项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常规护理进行优化,并采取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优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徐高秀;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云南普洱665000不断学习,不仅能增加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豁达,甚至能改变人生观,修正过去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和观点,以更健康的身心面对现实,指导今后的生活。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能起到增强护理技巧的作用。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起到双促进的效果。所以,不断学习,让人受益匪浅。
作者:邓少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物理、综合治疗急性主观性耳鸣的效果差异。方法:特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35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45例。予以A组激素+金纳多药物治疗法;予以B组针灸+高压氧+耳鸣声物理治疗法;C组则综合采用A、B两组治疗方案。对三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急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使用单一药物或物理治疗后,其疗效大致相同,而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分别实施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6 h疼痛评分、术后3 d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医改提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提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提高医院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可同医改相适应,这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作者:吕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选择五官超短波电疗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赵瑞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音视频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痛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头宣教;实验组患者应用音视频对癌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疼痛自我护理技能,止痛效果,癌痛患者的舒适度等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音视频使用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68例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以两组患者对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认可度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相应的门诊输液护理,可以看出观察组在输液安全、输液技能、服务态度、输液治疗环境认可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认可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