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纤支镜肺活检术病人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廖红梅

关键词:纤支镜, 肺活检术,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究对行纤支镜肺活检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间在该院进行纤支镜肺活检术的患者64例,依照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2例在常规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程度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改善(P<0.05)。结论:通过干预措施的应用降低了患者负性情绪,护理质量提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20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本科12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120例患者,1例因操作失败,发生气胸;2例发生导管移位;5例发生局部感染;5例出现导管轻度阻塞。结论:做好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及早进行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时间和利用率。

    作者:雷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难产学术思想考

    难产又被称之为异常分娩,会对母婴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在文中主要就难产进行学术思考,从中医思想之中汲取精华,为母婴安全提供更多的保护。

    作者:张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首先分析患者细菌检验的检验的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要命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为阴性的有40例,阳性20例,主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等;感染的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药物、培南类药物等较为敏感,而对于环丙沙星、头孢克洛、氨苄西林等基本耐药;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相比,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总疗程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更加有效的药物,并且好采用分阶段治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治疗。

    作者:刘敏;董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究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穿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术后各项情况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6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2%。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更可靠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东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作用。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12例需进行肾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6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忧郁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进而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媛媛;王良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前臂背掌侧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的4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经前臂背掌侧入路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尺桡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例切口感染,1例骨间背侧神经损伤),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较,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通过前臂背掌侧入路进行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病情发展缓慢,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6例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治疗),采用 Borden 氏测量法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全部治疗有效,对照组中19例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积分相对于治疗后均有所升高(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采用力学平衡推拿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推拿法,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厚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术中配合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17.39%(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2±0.3)h,低于对照组(3.2±0.6)h(P<0.05)。结论: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谢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过敏反应患者18例(26.09%);胃肠道反应患者26例(37.68%);瑞士综合征患者9例(13.04%);水杨酸反应患者12例(17.39%);肝损害患者4例(5.80%);给予对症治疗并停止使用药物后,患者的以上不良反应均全部消失。结论: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虽然较为显著,但是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大程度的降低。

    作者:翟建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临床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水平、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结果和满意度调查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全面提升晚期肿瘤患者老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丧推广应用。

    作者:孙勤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研究

    目的:目的:探究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的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为随机序号法,分为4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30 min,温度为40℃;B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15 min,温度为40℃;C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30 min,温度为30℃;D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15 min,温度为30℃;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在肛肠疾病手术后应用的效果良好,同时熏洗的技术规范应该以熏洗30 min,温度为40℃为标准,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韩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管理路径进行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患炎症性肠病的50例进行研究,其中2015年1~6月时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2015年7月后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前相比,本组50例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有助于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虹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针对体弱儿童实施的一种有效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体弱儿童的体质,使其健康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婴幼儿免疫力下降,体质出现问题的现象颇多。本文就以体弱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患有营养缺乏性疾病以及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干预手段的方法观察其效果,根据干预效果总结出健康教育在体弱儿童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杨文云;罗开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2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其护理干预模式,给予其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有利于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成A组和B组,各36例,A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采用常规根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A组近期疗效较B组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的长远效果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更佳。

    作者:邰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主要因素及防治

    当前,自发性脑出血(SICH)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30 d内死亡率高达30%~5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我国每年新发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达41.3万人。传统认为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属于短暂一次性过程,但是随着CT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当前已经认识到了自发性脑出血血肿会在早期持续扩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吴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38例种植牙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挂号单奇偶性将76例种植牙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腔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教育效果。结果:1年内,实验组种植牙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种植牙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种植牙修复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作者:陈兰;佘建妹;周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后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赵懋丽;宫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护理

    目的:对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0例患有晚期肝癌患者,回顾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护理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终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7%,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肝癌的患者来说,在采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应当辅助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优质理念,值得推广。

    作者:程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