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飞
目的:观察分析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3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IL-2、IL-6及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2、IL-6及CRP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具有理想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的不同的放射反应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常规放射治疗。结论:对于患者出现的不同的放疗反应,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开展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理疑虑与恐惧,保证放射治疗顺利完成,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清;杨海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87岁。因右足背皮肤破溃伴渗液1月余,于2016年8月12日来我院伤口门诊就诊。入院护理评估:患者老年男性,肥胖体型,患高血压、冠心病,长期服用辛伐他汀、硝苯地平等药物;病员表情淡漠口角歪斜,双下肢肿胀,右下肢较明显,不能扪及足背动脉,不能自行行走,触之足部皮肤冰冷,下肢无毛发,皮肤光亮、苍白。右足背皮肤可见约5.6 cm ×6.4 cm大小溃疡,伤口渗液少,基底为75%黄色组织,25%红色组织,伴腐肉和坏死,边缘整齐,疼痛明显。伤口周围发红,足趾间真菌感染,臭味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 ,血红蛋白80 g/L,白蛋白32.4 g/L,未做伤口分泌物培养。血管B超检查显示双下肢血栓形成,部分血管阻塞。按照TIME原则评估[1],T-右足背5.6 cm ×6.4 cm溃疡,75%黄色腐肉+25%红色组织,致密不易脱落;I -伤口周围红肿明显,渗液少,趾间真菌感染,臭味明显;M-周围皮肤无浸渍;E -周围边缘组织变厚内卷,皮肤苍白光亮。该病例主要是做好疼痛管理、加强营养,局部应用新型敷料换药,42天后伤口愈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讨论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以及食管静脉套扎术(EVL)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TIPSS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EV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对比,观察组患者在出血率为4.3%,对照组患者再出血率为15.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为72.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实施TIPSS治疗后,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帮助患者将在出血率充分的降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推广应用TIPSS治疗。
作者:刘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检验科血检不合格标本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血检标本的合格性。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收集的血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血液标本都是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随后判断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对于出现不合格的样本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结果:对所有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在不合格血液标本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溶血、采血量不足、血液凝固、血液受到污染以及其他因素。结论:对临床检验中出现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血检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血液检查以及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莫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衰竭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于该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都采用治疗手段后,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血液净化有着显著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该在临床应用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从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高龄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取70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其中A组实施囊袋内手法劈核治疗, B组采取PHACO娩核技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合核完整娩出方法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闻兴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专科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分析患者的康复以及呼吸道护理效果。结果: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共有40例,护理过程中发生4例死亡病例,6例仍在康复过程中,其余30例均已全部出院,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2例肺部感染病例。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能够看出,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的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况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灿谨;张守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使用空心针穿刺(CNB)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穿刺与切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选择94例由空心针穿刺方法诊断患有乳头状肿瘤并接受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治疗效果的对比是将2次病理判断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可知使用空心针穿刺(CNB)对乳头状肿瘤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针对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可达到100%,但是在非典型的乳头状肿瘤病症面前还是存在对病症诊断不准确的情况。结论:在治疗乳腺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方面,使用空心针穿刺(CNB)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但是目前空心针穿刺(CNB)方法的诊断只能当做是为乳腺乳头状病变情况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李占勇;杨玉洁;李沐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旨在对比分析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兰索拉唑,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对入院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随访3~14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胃溃疡治疗效果、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治疗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疗效更优、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使用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月的98例口腔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对两组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临床有效率是95.92%,患者满意度是93.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63%,满意度是77.55%,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可以让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快速消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科学快速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迟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80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数据比较,干预组在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重要生化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前、中、后分别做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术程中能更好的配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孙月;黄慧懿;沈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于宫腔镜检查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Ⅰ组长托宁组,宫腔镜检查前30 min静脉注射长托宁0.5 mg,Ⅱ组阿托品组,宫腔镜检查前30 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5分钟(T2),扩宫时(T3)和手术开始后10 min(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患者口干程度,宫颈松弛度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Ⅱ组用药后5 min的HR和MAP较Ⅰ组明显增高,Ⅰ组的宫颈松弛度优于Ⅱ组,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口干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更能松弛宫颈,有利于手术操作,作为宫腔镜检查术前用药优于阿托品。
作者:胡佳;李有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基层护理人员当前的工作困境,并就其提出具体的减压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护理咨询等方式,来了解护理人员当前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困境,并且,针对这些困境产生原因加以了解,对其自我减压方案进行了解与综合,提出相对完整的减压方案。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基层护理人员的困境基本来自于与患者沟通、自我专业技能的欠缺。基本减压方案可有4个,且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应用,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在基层护理人员工作中,多种因素造成其心理压力较大,从而影响其实时的工作,减压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协调医患关系,可在临床加以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5年01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另实施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6%较对照组33.33%显著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具有更显著临床优势,有较广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童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患儿8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1例,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诱导用药不同将68例行全麻手术患儿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和氯胺酮肌注,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室时和插管后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起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阑尾炎患者时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收集阑尾炎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时间更短,能够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1],并分析气毒副作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肾脏患者进行具体探究,了解小儿肾脏疾病毒副作用,对接受护理前的94例和接受护理后的94例患儿进行对比,将两组患儿表现出来的护理差错、投诉率进行护理对照分析。结果:及时观察患儿采用喜络明的毒副作用,了解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不适状况、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改变、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下降的症状,并对这些不良反应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接受护理之后其疗效明显提高被投诉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喜络明治疗小儿肾脏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有利于患儿顺利接受并完成治疗,及时观察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做好相应的措施,进而提升该药物的护理临床疗效,并以后能够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