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口腔基础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

迟英姿

关键词:口腔溃疡, 口腔基础疗法, 蓝芩口服液,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溃疡使用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月的98例口腔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对两组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临床有效率是95.92%,患者满意度是93.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63%,满意度是77.55%,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可以让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快速消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科学快速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放疗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期间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的不同的放射反应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常规放射治疗。结论:对于患者出现的不同的放疗反应,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开展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理疑虑与恐惧,保证放射治疗顺利完成,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清;杨海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护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该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和对照组(不接受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对比(1)两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疾病类型。(2)两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疾病类型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减少药物使用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薛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电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电子护理记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通过电子护理记录让护理工作人员摆脱了手写的历史,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文中分析了电力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护理记录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纪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探讨

    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该院2014~2016年间进行输血或者手术备血的13021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2014年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22%,2015年阳性率为0.42%,2016年上半年阳性率为0.4%,2014年的阳性率与2015年、2016年间的阳性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更加有利于患者血液的选择,进而降低临床输血风险,保障患者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李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0例宫外孕患者,对照组给予宫外孕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疾病及相关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并观察2组宫外孕患者的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外孕患者系统的健康指导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建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

    目的: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计划生育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H护理服务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2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其中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 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124例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自制问卷,对所有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统计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结果:124例家长中,有104例认为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的反应是正常情况;28例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及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不深刻,仍然存在偏差,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纠正家长错误的行为,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郑有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的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自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自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自理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自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接受手术时实行自理护理可取的较好的手术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疗联合体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作为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北京市和通州区医改工作整体部署,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顶天立地”的办院宗旨,主动打破院界,发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向下通过双向转诊、预约挂号、专家出诊、人才培养、慢病管理、信息化联通等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实现偏远地区百姓常见病可就近就医;向上通过引进专家、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方式促进医院医疗、科研水平,扩大医院救治疾病谱,填补区域内多项医疗技术空白,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外阜多家医院的合作,缓解了北京市区就诊压力,打造通州医疗名片。医联体发展模式实施以来,医院医政管理日趋规范,医疗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内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切实解决了百姓就医实际问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报道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斜切口术,观察组则接受小切口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儿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勇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降低高危药物数额以外渗引致局部组坏死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使用根源性分析和措施纠正法对1例高危药物引致输液外渗局部坏死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寻找近端原因和根本引致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外静脉输液外渗流程图,制定注意事项,对后续处理方式进行指引,将其应用在输液患者护理中。结果:在整个临床干预过程中,患者无不适现象,恢复良好,干预后顺利出院,痊愈。结论:进行规范化预防输液外渗与外渗后处理指引,强化护士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教育力度,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组织坏死现象发生。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与健康问题的探讨

    为探讨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及其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在2013~2015年对寻甸县城有代表性的五种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和502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五种公共场所类型中广场、公园环境卫生质量状况为突出,大、中型商场次之,餐厅与歌舞厅较差。在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面,歌舞厅、餐厅工作人员一些生理疾病的罹患率均高于公园、广场和大、中型商场的从业人员。据此可以得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对从业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应重视保护该人群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福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所收治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执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术前焦虑状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出现机率。结果:对比两组术前焦虑状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观察组都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机率、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都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消极情绪,增强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出现机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任碧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硬膜外填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硬膜外填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行L2-3腰椎间隙硬膜外填充治疗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一名女性患者治疗后效果较差改手术治疗。其余84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优良率98.8%。结论:硬膜外填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达到了去除疼痛的目的,是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邢学文;赵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时采取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改变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前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悲观心态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晓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RI在中低位直肠癌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中低位直肠癌诊治过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术前行磁共振检查的中低位直肠癌的患者,确立磁共振的T分期、N分期、环周切缘情况,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并计算测得直肠癌距肛门距离了解对手术选择的影响。结果:磁共振判断T分期、N分期、环周切缘情况准确性分别为85.0%、67.5%、92.5%,与病理相比磁共振对T分期、环周切缘、淋巴转移与否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1,<0.001,=0.001),与病理相比磁共振对N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664)。结论:磁共振可较好判断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环周切缘情况,并对手术方式选择有一定作用,对淋巴分期判断能力较差。

    作者:孙琦;俞一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疏肝愈疡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疏肝愈疡汤医治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所治疗100例肝气犯胃溃疡病者,随机地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运用西医,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疏肝愈疡汤结合西医,对两组常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2.00%。经我院进行的随访治疗,观察组的复发是2例,复发率仅有4.00%。对照组复发为10例,复发率达到20.00%,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愈疡汤能够有效地治疗胃溃疡,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静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对于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进行原发性高血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的4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辛伐他汀来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其他先关的关键项的检查结果,明显的比对比组的患者更低,两者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治疗的第12周末的检查结果当中患者的TG以及TC等的检查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查结果却出现上升的趋势。二者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进行原发性高血脂的治疗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总的来说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好。

    作者:胡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顾客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共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术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达到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萍;谭春尼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加顺利的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宿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