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

梁晓宇

关键词:健康教育, 骨科,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时采取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改变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前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悲观心态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麻醉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中使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相对较好,不仅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好。可在喉罩麻醉中进行推广。

    作者:党庆宏;何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今该科接受眼科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管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期间舒适度评分及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期间舒适度评分及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白内障眼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舒适度。

    作者:江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电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电子护理记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通过电子护理记录让护理工作人员摆脱了手写的历史,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文中分析了电力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护理记录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纪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工作和早期的一系列功能康复锻炼,使患者早日恢复其生活上的独立性。方法:患者置换手术后个体所表现出的差异制定一套符合患者的科学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掌握患者的康复状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终对其评价。结果:随机抽查在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的患者,通过随访和调查,患者康复状况良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自信。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在中西医的结合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康复锻炼计划和细心的护理,具有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姜明林;刘选艳;梁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治疗冠心病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用氯吡格雷组和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组,评价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T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和血小板计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总心血管事件及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静脉溶栓治疗后辅助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彩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4.3%,对照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61.4%.观察组两个时间点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可以改正鼻腔的解剖结构,确保呼吸通畅,防止分泌物滞留,对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科室文化的建设

    本文通过介绍建设医院科室文化的核心理念、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揭示了科室文化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医院科室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邢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情况,并提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生活质量。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总计360例。对360例患者进行了立位、卧位的心率以及血压测量工作,并且以患者的年龄段进行组别划分,即80岁以上、60~80岁之间两个年龄段,分析两个年龄段的体位性低血压(OH)、体位性高血压(OHT)、非体位性高血压以及非体位性低血压-非OHT及OH。结果:超过80岁以上的患者,其疾病合并情况(脑卒中、冠心病以及血脂异常等)明显高于80岁以内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其常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以及诸多疾病合并情况,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风险防范。

    作者:马秀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培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3例报告

    目的:对三例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病案回顾分析,提高对自发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低概率损伤事件的警惕性,大限度降低对此类病例的漏诊率,分析并总结对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3例明确诊断为尿毒症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患者病案,分析其发病诱因,专科体格检查体征,膝关节DR照片及MRI的影像学特异性改变以及生化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三例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基础性疾病,伤前有明确外伤诱因,股四头肌肌腱断裂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膝关节DR照片及MRI检查有特异性改变。结论:充分认识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对运动系统造成的影响,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措施,对基础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是减少发病率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治疗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根本方法。

    作者:高克仁;王中旭;邵彦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从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高龄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取70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其中A组实施囊袋内手法劈核治疗, B组采取PHACO娩核技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合核完整娩出方法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闻兴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来评估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尿失禁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3%、10.26%较对照组17.95%、33.33%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1%较对照组71.7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龚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90例,对这些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其中包含健康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式。结果:90例患者中有63例患儿治愈后出院,13例在外院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2例因为肺部感染二次感染而继续留院治疗,因为病情严重而放弃治疗的有两例。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程时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及研究组(微创小切口治疗)各45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邓泽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ICU患者100例未实施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将该院于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实施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气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分析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概率及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后气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当发生率为1.00%、病人烦躁不配合发生率为1.00%,未发生压束带使用不到位及护士宣教不到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前阳性率82.00%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ICU患者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宋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健康处方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根据护理健康处方展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同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柑橘健康处方展开临床护理服务,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并且还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蔡爱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48例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对2016年1~5月248例心脏术后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248例患者中3例出现出血和渗血,2例拔管后出现血肿,其他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或减少有创血压监测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恢复顺利,安全转出ICU.

    作者:姜国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技术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院内转运,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进行院内转运,观察对比2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和转运成功率以及接受科室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中意外事件发生率、转运成功率、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科室满意率率明显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院内转运,能有效的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作者:张贞玉;袁明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50例甲亢妊娠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甲亢妊娠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50例甲亢妊娠患者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并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甲亢危象、1例心力衰竭,在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均得到了控制;干预前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亢妊娠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夏拉帕提;阿衣古丽·衣明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阑尾炎患者时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收集阑尾炎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时间更短,能够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