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目的:探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按住院尾号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两组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照组应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比两组T0~T7 SBP、DBP、HR和SpO2、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与T0时间段比较,其他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降低,且整体波动稳定;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明显。两组Ramsay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波动较大。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实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镇痛、镇静效果较佳。
作者:夏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取心理和体位联合护理干预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早期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进镜顺利度、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进镜顺利率分别为2.2%和98.9%,对照组患分别为10.7%和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体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少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提高进镜顺利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阴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输尿管结石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导管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导管治疗的患者80例,并给予术后护理。结果:输尿管上段碎石成功率为94.73%(18/19)例,输尿管中段碎石成功率为92.59%(25/27),输尿管下段碎石成功率为100%(34/34);术后随访2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7.50%(78/80)。结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能够有利于患者及早的康复,同时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嘱咐患者积极进行复查有利于患者明确自身身体情况,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且有利于预防结石的复发。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00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情况均比护理前有所改善(P<0.05),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其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蒋坚锋;陈华;朱激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与自主性的教学方式。护理学科是一门包含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将体验式教学用于护理学的教学中,将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出发,来探讨将体验式教学用于护理教学的方法和意义,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与水平。
作者:胡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无创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5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予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8例,给予无创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6.4%、护理满意度92.9%同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67.9%、护理满意度71.4%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发现常规组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无创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韦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相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健康状况为其行相应的治疗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压结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且治疗后的血气分压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其治疗有效率较高,还可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电子护理记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通过电子护理记录让护理工作人员摆脱了手写的历史,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文中分析了电力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护理记录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纪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77例老年CHF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0.0%)高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梁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化痰、平喘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每周进行1-2次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比分析两组治愈率及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血白细胞正常时间,肺部CT肺炎吸收时间的区别。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及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血白细胞正常时间,肺部CT肺炎吸收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疗效肯定,治疗满意,值得广大基层医院呼吸科借鉴、学习、推广。
作者:吴涛;任朝凤;曹文贵;赵娅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人,治疗组接受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障碍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获得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国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14±5.6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6.04±8.6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助于显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芳;任曼曼;周晴;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长江航务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长航疾控中心)服务于长航系统血吸虫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多年,建立疾控中心档案并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完善长航系统医疗卫生基础资料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长航疾控档案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内容和特点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疾控中心档案建立与管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对策。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前提下,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体温,心率,宫缩,阴道流液量及性状、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后,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高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继发性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观察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原因引发的继发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2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50.0%;25例子宫因素导致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60.9%;25例POCS患者中,总妊娠率40.0%;12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30.0%。结论:临床治疗继发性不孕症患者时,应针对病因恰当的选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杨芸;刘娟;王杜娟;毕红;温开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形势下肿瘤内科患者不同时期的健康宣教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形势下不同时期进行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形势下为肿瘤内科患者在不同时期进行健康宣教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海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癌性腹膜炎(CP)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2例癌性腹膜炎患者的CT资料。17例采用增强扫描,5例仅采用平扫,均采取全腹部扫描。结果:19例扫描显示腹腔积液;15例扫描显示壁层腹膜增厚;15例显示网膜及肠系膜改变;8例显示腹腔脏器表面增厚。结论: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较重,影像学表现多变,诊断比较困难,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对恶性肿瘤病人及时、准确地作出腹膜转移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