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任朝凤;曹文贵;赵娅琳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昝义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护理干预给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积极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低血糖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低血糖复发率分别为95%及10%,明显由于对照组的72.5%及2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复发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阿衣古丽·衣明江;夏拉帕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来评估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尿失禁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3%、10.26%较对照组17.95%、33.33%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1%较对照组71.7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龚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小儿麻疹伴肺炎心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小儿麻疹伴肺炎心衰患儿90例。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患儿都需要接受常规护理,在上述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对患儿的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都优越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促使小儿麻疹伴肺炎心衰患儿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严植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5年01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另实施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6%较对照组33.33%显著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具有更显著临床优势,有较广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拟输血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方法:选择1000例拟输血患者,检测患者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同时统计HIV阳性患者中交叉感染患者例数。结果:1000例拟输血患者中,检出阳性标本137例,感染率为13.7%,2011年到2015年感染率分别11.9%、13.2%、13.3%、14.3%、15.2%,有逐年升高的趋势。HIV阳性患者中发生交叉感染情况为:2012年1例HIV阳性患者同时合并HBsAg阳性,2014年2例HIV阳性患者中其中1例合并TP阳性,2015年2例HIV阳性患者中有1例合并HBsAg阳性,HIV阳性患者交叉感染总发生率为42.9%。结论: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对于减少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加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喻学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病例来源为我院门诊/住院收治各类妇科炎症疾病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共100例,所有患者均经妇科炎症感染明确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受检对象取阴道侧壁分泌物作为检验样本,在此基础之上应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比观察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对妇科炎症感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对妇科炎症感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00%(86/100)、85.00%(85/100)、以及90.00%(90/100),对比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感染微生物检验中,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等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相当,阳性检出率高,基层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以实现对妇科炎症疾病的科学检验与诊断。
作者:张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2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其护理干预模式,给予其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有利于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管径扩张,对照组表现为静脉腔内快速流动光点;观察组的CFV、SFV、PTV、MGV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有效判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周自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过程中出现采集不足量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方法:将该市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97543例无偿献血者中出现不足量血的30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不足量血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采集不足量血的比例为0.31%,同个人无偿献血相比,团体无偿献血中发生采集不足量血主要原因为献血反应、针堵及其他,所占比例依次为0.13%、0.17%;团体无偿献血中因献血反应发生采集不足量血的几率明显要低,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献血屋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现象的几率低于流动献血车,对比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献血反应、针堵是导致无偿献血过程中出现采集不足量血的主要原因,所以应优化献血环境,并增强采血人员的采血技术,降低不足量血的发生几率,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CNP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鼻窦炎手术患者中开展CNP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铁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时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观察组行股动脉行介入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痛苦,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采用注射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注射兰索拉唑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96%,经比较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09%,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对患者的疾病有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0例宫外孕患者,对照组给予宫外孕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疾病及相关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并观察2组宫外孕患者的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外孕患者系统的健康指导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建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高校研究生信息管理工作不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研究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本文首先对硕士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以及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希冀对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作者:毛宇昂;黄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109.92±13.73)高于对照组(91.45±16.43)(P<0.05);观察组患者对住院环境(18.63±1.46)、服务态度(17.24±1.84)、人文关怀(18.83±0.73)、出院指导(17.23±1.35)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4.88±1.73,13.85±1.63,13.96±1.42,13.84±1.94)(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检验科血检不合格标本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血检标本的合格性。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收集的血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血液标本都是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随后判断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对于出现不合格的样本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结果:对所有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在不合格血液标本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溶血、采血量不足、血液凝固、血液受到污染以及其他因素。结论:对临床检验中出现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血检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血液检查以及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莫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在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进行白血病化疗的白血病病人138例,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一组分为干预护理组,一组分为传统护理组,两组病人均包含69例。138例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均需观察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一段时间后,对病人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分析调查数据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比方面,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中,6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抑郁,5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2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18.84%;而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中,12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紧张,8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4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34.78%;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分析白血病病人在化疗时出现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避免白血病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影响化疗过程,其具有良好的护理临床效果,所以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培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停药3个月的月经失调、疼痛等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对于促进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罗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