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古丽·衣明江;夏拉帕提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给予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该院100例体温正常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0例体温正常的患者均使用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分析比较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体温测量结果。结果:经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测量后,100例患者的平均体温值为(36.49±0.31)℃,与经水银体温计测量后的平均体温值[(36.53±0.3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体温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静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接受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患者对腹股沟疝手术的选择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短,手术的并发症和复发率低,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等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丁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和斑块消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质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斑块消退效果更佳,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优化其血清脂质水平,加速斑块消退。
作者:蒋金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咯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增敏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时间段内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以其治疗手段的差异,作为其分组的标准,使得入选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治疗组以及参照组,平均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60例,参照组采用一般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为患者提供胰岛素增敏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得知,治疗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在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意义,可使患者的妊娠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使其妊娠率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朱清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为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魏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4.3%,对照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61.4%.观察组两个时间点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可以改正鼻腔的解剖结构,确保呼吸通畅,防止分泌物滞留,对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诱导用药不同将68例行全麻手术患儿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和氯胺酮肌注,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室时和插管后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起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血瘀证采用蠲痹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66.6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SR复常率、CRP转阴率、RF转阴率及ANA转阴率依次为93.33%、84.00%、59.09%、71.43%,较对照组的63.33%、55.56%、33.33%、45.00%显著提高(P<0.05)。结论:蠲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血瘀证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及风湿系列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熹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隐性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该院需手术治疗并伴有隐性糖尿病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4.12到2016.05,在其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分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在对66例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后,其中57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而9例(褥疮的患者6.06%、肺部感染的患者3.03%、切口开裂的患者3.03%、低血糖的患者1.52%)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隐性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吕桂琼;李敏;向建文;叶凌;苏学媛;罗再芳;李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中医逐步走向世界,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越来越彰显重要性与迫切性。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已成为中医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本文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进而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苏婷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87岁。因右足背皮肤破溃伴渗液1月余,于2016年8月12日来我院伤口门诊就诊。入院护理评估:患者老年男性,肥胖体型,患高血压、冠心病,长期服用辛伐他汀、硝苯地平等药物;病员表情淡漠口角歪斜,双下肢肿胀,右下肢较明显,不能扪及足背动脉,不能自行行走,触之足部皮肤冰冷,下肢无毛发,皮肤光亮、苍白。右足背皮肤可见约5.6 cm ×6.4 cm大小溃疡,伤口渗液少,基底为75%黄色组织,25%红色组织,伴腐肉和坏死,边缘整齐,疼痛明显。伤口周围发红,足趾间真菌感染,臭味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 ,血红蛋白80 g/L,白蛋白32.4 g/L,未做伤口分泌物培养。血管B超检查显示双下肢血栓形成,部分血管阻塞。按照TIME原则评估[1],T-右足背5.6 cm ×6.4 cm溃疡,75%黄色腐肉+25%红色组织,致密不易脱落;I -伤口周围红肿明显,渗液少,趾间真菌感染,臭味明显;M-周围皮肤无浸渍;E -周围边缘组织变厚内卷,皮肤苍白光亮。该病例主要是做好疼痛管理、加强营养,局部应用新型敷料换药,42天后伤口愈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70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在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前、后进行有效护理;对照组,在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为进行相应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0.5±20.5)min、(7.5±0.5)d、1(例);对照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5.5±25.5)min、(8.5±1.5)d、5(例)。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发生胆漏的概率,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院必须重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护理。
作者:胡玉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康复管理的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但不同地区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康复医学科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实施开展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以中枢整合为核心的整体训练方法,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实施24小时康复管理。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对于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住院患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的患儿67例,病毒感的患儿65例,,对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两者联合的方法进行检验,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两种感染病原的C反应蛋白平均数值。结果: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两种检测方法相比,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常规的阳性检出率;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联合的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纯应用的阳性检出率;细菌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数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值(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方法能够使患儿在临床上的阳性检测率更高,能够有效鉴别不同感染类型的患儿,对临床医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中选取7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探究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总有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小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鼻鼻窦炎疾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鼻窦炎围手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武龙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旨在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以改善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及总结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收治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饮食、抗感染及康复训练指导等护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焦虑率和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通过精心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杨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收治的3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通过及时治疗,7天之后均良好出院。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模式,同时进行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快速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