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静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诱导用药不同将68例行全麻手术患儿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和氯胺酮肌注,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室时和插管后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起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77例老年CHF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0.0%)高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梁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124例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自制问卷,对所有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统计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结果:124例家长中,有104例认为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的反应是正常情况;28例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及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不深刻,仍然存在偏差,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纠正家长错误的行为,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郑有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躁狂抑郁症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集躁狂抑郁症患者共9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躁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的负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服务的76例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的56例产后大出血孕产妇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减少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季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床边血浆置换(PE )治疗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小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给予相关的观察及护理。结果:7例患者,除1例后期并发气胸自动出院后在短期内死亡,6例患者病情好转,复查CT见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结论:对于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严密的病情观察,全面细致的护理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病情。
作者:黄淑琼;郭松圆;辜惠兰;郭小燕;陈金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蒋坚锋;陈华;朱激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饮食的限制、肾合成功能日渐下降和透析过程中部分丢失左卡尼汀等原因,导致血浆和组织中的左卡尼汀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引发一系列透析相关疾病。左卡尼汀作为脂肪酸代谢的辅助因子,在细胞能量的产生和调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对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明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找到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分析总结,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结果:大大降低了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常见的感染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操作过程,患者生活习惯及个人体质强弱等引起。我们在这些环节予以正确干预,就能降低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有效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鲍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4.3%,对照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61.4%.观察组两个时间点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可以改正鼻腔的解剖结构,确保呼吸通畅,防止分泌物滞留,对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中的体会。方法:选择妇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7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总依从率、护理总满意率方面,实验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病区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李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22例及治疗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小儿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加强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强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措施,以此提高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刘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护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数据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小娜;王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女性黄褐斑脾肾阳虚型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女性黄褐斑脾肾阳虚型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2%。结论:中医药用于女性黄褐斑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作玲;杨雁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疗效。方法:随机对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5年6月,入选对象90例,采用奇偶数数字表达法,奇数(n=44)纳入对照组,偶数(n=46)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针灸联合中医辩证内服用药,持续12个月。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41例,对照组完成研究42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MMSE、ADL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肯定。
作者:史中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作为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北京市和通州区医改工作整体部署,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顶天立地”的办院宗旨,主动打破院界,发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向下通过双向转诊、预约挂号、专家出诊、人才培养、慢病管理、信息化联通等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实现偏远地区百姓常见病可就近就医;向上通过引进专家、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方式促进医院医疗、科研水平,扩大医院救治疾病谱,填补区域内多项医疗技术空白,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外阜多家医院的合作,缓解了北京市区就诊压力,打造通州医疗名片。医联体发展模式实施以来,医院医政管理日趋规范,医疗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内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切实解决了百姓就医实际问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接收的高龄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一共有60例,对60例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手术效果给予探讨。结果:6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55.3±4.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2.3±2.7)ml。临床手术以后由于出血进行再一次止血的患者一共有1例。临床手术以后跟踪随访发现,附睾炎一共有1例,尿路感染1例,尿道狭窄一共有1例。另外,临床手术以后的IPSS评分明显低于手术之前,QOL评分明显高于手术之前(P<0.05)。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使出血量明显减少,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基层护理人员当前的工作困境,并就其提出具体的减压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护理咨询等方式,来了解护理人员当前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困境,并且,针对这些困境产生原因加以了解,对其自我减压方案进行了解与综合,提出相对完整的减压方案。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基层护理人员的困境基本来自于与患者沟通、自我专业技能的欠缺。基本减压方案可有4个,且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应用,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在基层护理人员工作中,多种因素造成其心理压力较大,从而影响其实时的工作,减压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协调医患关系,可在临床加以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48例,占60%,有效19例,占24%,好转9例,11.3%,无效4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