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腰腿痛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腰腿痛复发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给予其综合保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腰腿痛复发率,疗效显著,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中医逐步走向世界,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越来越彰显重要性与迫切性。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已成为中医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本文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进而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苏婷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进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CBT治疗抑郁症程序的简单回顾,阐述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作者:张启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重点观察常规治疗法与全科治疗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全科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基本痊愈68.9%、恶化或无效4.4%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6.7%,P<0.05)。结论:积极采用全科治疗心力衰竭,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使其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洪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11.4%,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14例,死亡率为40.0%%,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月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长江航务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长航疾控中心)服务于长航系统血吸虫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多年,建立疾控中心档案并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完善长航系统医疗卫生基础资料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长航疾控档案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内容和特点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疾控中心档案建立与管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对策。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疗效。方法:随机对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5年6月,入选对象90例,采用奇偶数数字表达法,奇数(n=44)纳入对照组,偶数(n=46)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针灸联合中医辩证内服用药,持续12个月。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41例,对照组完成研究42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MMSE、ADL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肯定。
作者:史中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计划生育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H护理服务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2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其中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 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通过介绍建设医院科室文化的核心理念、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揭示了科室文化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医院科室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邢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取心理和体位联合护理干预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早期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进镜顺利度、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进镜顺利率分别为2.2%和98.9%,对照组患分别为10.7%和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体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少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提高进镜顺利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阴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用药情况,为规范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该院门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处方各200张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抑酸药是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其中消化性溃疡多病处方中抑酸药的应用比例多于单病处方,而在慢性溃疡单病处方中抑酸药的应用比例较高,多病处方中胃粘膜保护剂的应用比例较高。结论:充分了解门诊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用药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明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找到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分析总结,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结果:大大降低了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常见的感染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操作过程,患者生活习惯及个人体质强弱等引起。我们在这些环节予以正确干预,就能降低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有效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鲍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3%氯化钠联合肝素钠、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武威市凉州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200例确诊为喘憋性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补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氯化钠联合肝素钠、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每次吸入时间10~15 min,3次/d,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77%,P<0.05)。观察组在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3%氯化钠联合肝素钠、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有明显疗效,安全方便。
作者:梁殿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昝义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对2016年1~5月248例心脏术后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248例患者中3例出现出血和渗血,2例拔管后出现血肿,其他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或减少有创血压监测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恢复顺利,安全转出ICU.
作者:姜国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作为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北京市和通州区医改工作整体部署,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顶天立地”的办院宗旨,主动打破院界,发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向下通过双向转诊、预约挂号、专家出诊、人才培养、慢病管理、信息化联通等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实现偏远地区百姓常见病可就近就医;向上通过引进专家、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方式促进医院医疗、科研水平,扩大医院救治疾病谱,填补区域内多项医疗技术空白,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外阜多家医院的合作,缓解了北京市区就诊压力,打造通州医疗名片。医联体发展模式实施以来,医院医政管理日趋规范,医疗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内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切实解决了百姓就医实际问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的40例尿路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进行尿常规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不同类型尿路感染中,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阳性率也各有不同。结论: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及具体实验室检查结果,可鉴别不同类型尿路感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仕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血清白蛋白(ALB)对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2例合并感染的晚期早产儿(孕34~36周)根据血清ALB水平分为A组(<25 g/L)、B组(25~30 g/L)和C组(>30 g/L),评价生化指标、NCIS及转归。结果:三组PA、PLT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单项危重病例、脏器损伤≥4个和机械通气例数多于B组和C组(P<0.05),转归情况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清ALB与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关系密切,晚期早产儿血清ALB水平越低,其主要生化指标、NCIS等越趋于恶化,提示预后较差。
作者:马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1周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早日康复。
作者:杨修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结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老年抑郁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帕罗西丁结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AMA减分率、HAMD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副反应评分总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帕罗西汀结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且不良反应较低,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好。
作者:彭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