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龙
做女人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可由于各种原因这孩子又不想要,怎么办?传统的办法只有一个选择--堕胎。医学上叫做人流。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医生常做的手术是患者刮宫。但这种手术大的缺点是患者很痛苦。“替患者着想永远是我们医生的责任。”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从2007年1月起,开始了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的探索。
作者: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作为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北京市和通州区医改工作整体部署,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顶天立地”的办院宗旨,主动打破院界,发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向下通过双向转诊、预约挂号、专家出诊、人才培养、慢病管理、信息化联通等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实现偏远地区百姓常见病可就近就医;向上通过引进专家、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方式促进医院医疗、科研水平,扩大医院救治疾病谱,填补区域内多项医疗技术空白,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外阜多家医院的合作,缓解了北京市区就诊压力,打造通州医疗名片。医联体发展模式实施以来,医院医政管理日趋规范,医疗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内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切实解决了百姓就医实际问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5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为22例(80.00%),有效为2例(8.00%),无效为1例(4.00%),总有效率为24例(96.00%);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0例(40.00%),有效为5例(20.00%),无效为10例(40.00%),总有效率为15例(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香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认知程度与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护士66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与活动现状不甚理想,其中护士进修情况、学历与职称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与活动现状不佳,应着力加强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作者:顾亚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生存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80例患者的病例,探讨手术方式,比较初次和再次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80例所有纳入样本的8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2年,期间3例患者死亡。首次和二次手术的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只要术式选择恰当,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对于初次和再次手术的患者无明显差异,预后均良好。
作者:王连鹏;戴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小儿麻疹伴肺炎心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小儿麻疹伴肺炎心衰患儿90例。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患儿都需要接受常规护理,在上述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对患儿的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度都优越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促使小儿麻疹伴肺炎心衰患儿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严植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ERF)进行两组之间护理效果的比较。结果:121例早期食管癌行ESD术患者均手术成功。常规护理组HAMA与HAMD、HPLP及WHOQOL-BERF在常规护理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HAMA与HAMD、HPLP及WHOQOL-BERF护理干预前后在心理状况、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生活质量等方面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行ESD术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蔡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0例宫外孕患者,对照组给予宫外孕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疾病及相关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并观察2组宫外孕患者的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SAS、SDS、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外孕患者系统的健康指导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建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童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患儿8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1例,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对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22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使用未采用药学干预(未干预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干预组),比较两组处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联合干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少,相比未干预组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采用药学干预和系统化处方评估能够提升药物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殷红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时采取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改变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前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悲观心态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晓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病案统计分类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工作之一。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其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组合,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ICD-10即《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其也是当前我国常用的病案编码方式。本文从ICD-10编码的工作模式出发,对ICD-10编码在病案统计分类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医院病案统计分类管理效果。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5年01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另实施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6%较对照组33.33%显著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具有更显著临床优势,有较广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急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心脏衰竭、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心律失常急重症患者90例,经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出的数据再根据病因,分为心源性组和非心源组。观察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监测后数据显示,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两组患者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心源性组患者心血排量(CO)、心脏指数(CI)、每博心血输出量(SV)、加速度指数(ACI)、胸液成分(TFC)、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较(STR)、体血管阻力(SVR),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监测结果再结合患者病因,心源性组采用利尿等方式进行治疗,非心源性组采用抗感染、等方式进行治疗。90例患者存活率为85.6%。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操作方式简便,临床医生可根据监测结果早期对患者给予关键性治疗,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组)各36例,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并指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均成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周后在 Bar-thel指数计分,并发症、愈合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病情的尽快恢复,同时可以大程度的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护理广泛应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杨淑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疾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总有效率88.9%,终止妊娠患者总有效率93.3%,紧急避孕患者总有效率96.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总有效率90.5%,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总有效率90.0%。结论: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米非司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刘娟;杨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陆金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良恶性乳腺病变检查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该院选取的100例患者首先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按照5分法进行评分,以1~3分为良性肿瘤,4~5分为恶性肿瘤。然后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方法的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准确率为94%,灵敏度94.2%,特异度93.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黄建新;张丹;王岩;刘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77例老年CHF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0.0%)高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梁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叶酸组、中剂量叶酸组和高剂量叶酸组三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4 w后检测Hcy水平、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低剂量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Hcy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三组经治疗后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发生过敏、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可有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良反应少,且应用中、高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疗效更佳,其中应用中剂量叶酸(5 mg/d )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林美萍;王新华;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